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李建发语中评:打造两岸关系智库 培养人才

http://www.CRNTT.com   2015-07-23 00:05:57  


李建发正接受中评社采访。(中评社 庄恭诚摄)
  中评社香港7月23日电(记者 臧涵 庄恭诚)近日,中评智库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仪式结束后,协创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建发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采访,他表示,透过“协创中心”这一平台,培养了两岸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这一平台还促进了两岸青年更加便捷地沟通交流,让两岸学子一起探讨关心的话题,探讨两岸和平发展的愿景。

  2013年3月25日,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等三校一所根据中国教育部、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的讲话精神,结合中国一流高校、研究机构,三强联手,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建发介绍,该中心与海峡两岸产、学、研、用部门通力合作,在“两岸经济一体化”、“两岸社会整合”、“两岸文教融合”、“两岸共同事务合作管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大理论创新”等五大领域展开协同创新研究和实践。

  “经过这一两年的发展,我们真正实现了‘协同’,原来,两岸相关的研究工作都是比较分散的,自协创中心组建以后,我们实现了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两岸和平发展的思路和研究更加聚焦。”李建发说,目前,协创中心将两岸的学者和民众,包括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海外研究两岸关系的机构都整合了起来。

  李建发告诉记者,协同以后,大家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两岸之间交流与合作,协创中心的核心单位都在台湾有相应的支持单位和合作交流的渠道,现在这些渠道全部融合在一块儿了,从而,两岸交流变得更广了。

  李建发认为,通过这种协同,特别是跟台湾智库、科研机构进行高效得协同,让两岸聚焦“民生”与“社会”这些话题,从而共同努力,增进两岸的理解,让两岸关系更加扎实。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之前两岸之间交流的方式,协创中心所提倡的方式更加“接地气”。

  “以前两岸之间的交流可能‘面’上的工作比较多,像是高层、城市人员之间的往来,但是‘两岸协同创新中心’所进行的两岸交流则不同。”李建发强调,协创中心在台中、台南和台北分别设置了三个办事处。通过这三个办事处,大陆研究人员可以去台湾做一些田园调查和研究,跟台湾最基层的民众接触,更加深入了解台湾人民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对两岸的看法和建议。同时,这些研究人员可以把大陆的两岸政策传递给基层民众。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