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全球“股灾”或许也是中国新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15-08-28 07:05:37  


  中评社北京8月28日电/在8月19日以来的四个交易日,全球股市遭遇大滑坡,主要股指出现较大跌幅。其中,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下跌近10%,明晟(MSCI)新兴市场指数累计下跌9%。中国A股在经历了前期大幅调整之后,也出现了大幅下跌。截至8月25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了7.6%至2964.97点,创年内新低。

  凤凰网刊登学者罗宁文章表示,传统经济学理论指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受全球“股灾”的冲击,市场投资者开始忧虑未来可能将出现新一轮危机。但近期全球股市的较大幅度下跌,并不意味着世界经济复苏就此中止。

  文章分析,首先,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年度增长稳定在3.4%左右。其次,随着发达经济体对危机的反思,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迎来新一轮发展,新兴市场也在加快追赶发达市场的步伐,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此外,以互联网和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即将到来,新的生产方式将会给人类社会创造更强、更高效的生产力。总体上看,未来全球经济沿着新一轮上升通道可持续增长是主基调。

  当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乃至引领作用。说“金融之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都不为过。因此,也有必要认真审视这一轮全球“股灾”。

  站在全球视角看,导致“股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发达经济体超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但这些政策主要是以国债为依托,将市场的杠杆转给政府。当政府开始退出之际,市场难免再受冲击。发达经济体“领头羊”美国已经在去年结束QE(量化宽松政策),并且很有可能在今年底加息。

  二是新兴市场风险正在进一步上行。据IMF2015年7月《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预测,今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将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至4.2%,增速放缓趋势进一步延续。从外部看,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外部金融条件有所收紧、缘政治风险抬升。从内部看,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社会矛盾有所激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曾一度强势崛起的新兴市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市场层面看,这一轮全球“股灾”也是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七年之后,资本市场过高估值的反映。对比历史数据可见,今年7月份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已达到2009年同期2.3倍,纳斯达克指数更是达到近3倍。金融市场以远高于实体经济的速度复苏,甚至率先进入所谓“繁荣”阶段,给全球经济埋下隐患。当金融泡沫超出实体发展的需要时,短期估值回归也是必然。中国A股近期虽然出现较大跌幅,但目前来看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文章认为,全球“股灾”的出现,或将为中国等新兴市场创造一个破除困境的良机。一方面,金融市场如此巨幅的动荡,美联储出于稳定市场、恢复信心等考虑,可能延迟加息进程。这将给遭遇跨境资本大幅外流的新兴市场创造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新兴市场可以借此采取必要措施,加强风险防范。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波动,尤其是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同时出现大幅调整,对新兴市场既得利益群体产生较大冲击,群体内部利益诉求出现分化,或将有利于减小新兴市场推进改革面临的阻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