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两会热话:居家社区机构 让中国人老有所养

http://www.CRNTT.com   2016-03-11 00:17:39  


(来源:搜狐财经)
  中评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杜博强)“千万不要小看家政服务、社会养老,这些都是朝阳产业!”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期间首次“下团”,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所说的话。
 
  李克强的发言诚然是为了指明政策方向、鼓励民营资本,却不得不让人深思养老服务作为“朝阳产业”的后背,中国社会已经越来越老的现实。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不期而至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由1.78亿增长到了2.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从13%增至17%,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达860万。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43亿,2025年更将突破3亿。另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跃升至36.5%,位居全球第三,意味着中国将进入深度老年化社会阶段。
 
  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张雄表示,国家现在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很多城市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老人碰瓷”的事件,投射的现象是老人的养老没有保障。
 
  对于2016年的中国来说,人口红利的讨论似乎还尚未淡去,老龄化社会的警钟却已然不期而至。伴随着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如何养老自然成为了本届两会代表委员不得不面对的严肃话题。
 
  目前主流的养老模式有三种,分别为以老人居住在子女或亲属家的居家养老、依靠老人所在小区提供部分养老服务的社区养老以及老人搬入养老院居住的机构养老。在中国,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模式所占比分别为96%、1%和3%,居家养老是绝对的重点。
 
  居家养老未来仍是主流养老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赵静认为,居家养老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佳方式。有数据反映,60%左右的老人希望能在家中安度晚年。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可以留在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同时又有家人或亲戚为伴,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保障,这自然是最理想的养老模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