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焦虑“被统一” 台湾出路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6-04-04 00:17:15  


 
  一、台湾年轻族群作为一个世代群体,势必将成为未来影响乃至主导台湾政局走向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关注当下这一群体的政治价值取向和动向,具有不容小觑的意义。前国民党“立委”邱毅常说,“一个台湾,两种年轻人”。一种是盘踞在网络上的“酸民”;一种是务实向上的年轻人。后者被称为“沉默的多数”。他们不乐意也无意愿在网络上发声或与不同意见者争吵,在公共媒体呈现弱势,常被人误解。

  要想做好这些在现今岛内青年中占有相当比例的“沉默的青年”的工作,大陆各级各阶层的青年组织可敞开大门,大力开展两岸青年各项交流活动,大胆请进来、走出去。以往请台湾青年来大陆参访,重在参观各项重大工程建设专案、新时代的科技成果等,这些属于硬实力,当然值得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更多展现大陆的软实力,如政协、人大的提案协商,委员、代表的各项视察等,以及民风民俗的传承、志愿者活动等。台湾青年通过多次来大陆交流,便可发现大陆青年思维活跃,并不是原先想像的僵硬的铁板一块。

  二、网络是两岸青年交流的工具。我们必须倾注更多的精力,充分利用网络,并进一步引导、管理好网络。在台湾年轻族群活跃度及参与度最高的大型论坛如PTT等,在特定议题上展现出的群体倾向性,具有一定代表性及指标意义。在PTT上,时常会看到不少“乡民”(网友)对特定议题进讨论,而从讨论中,可以嗅到浓浓的“反马抗陆”火药味。比如对国民党当局的某些政策进行冷嘲热讽,对赴台旅游陆客进行吐槽挖苦等。这些特定议题持续发酵,最终引发广泛关注。难道这一切全然是“乡民”自发设定并讨论的吗?当然不是。绿营旗下有大批“婉君”(网军),在台前幕后充当着影舞者及推手角色。他们不时将特定政党及政治人物的意图,以第三者的身份植入到网络议题炒作之中,从而影响台湾年轻线民的认知及取向。对于民进党的这些所作所为,我们必须高度警觉。

  针对这种情况,大陆汲取以往的教训,针锋相对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比如1月16日台湾“大选”刚结束,次日凌晨6点不到,中国台湾网就以网友“诤言”的名义,采用两岸民众最爱看的“懒人包”形式,针对读者最应瞭解的四大问题,发了一组文章,简明扼要、针对性极强地予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解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在网络上短平快的“懒人包”值得提倡。为此建议,为做好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工作,今后两岸一发生重大事件,都应在第一时间及时、快速、全媒体地做出必要的反应。这样才能有效消除类同与“扣扳机式”的“周子瑜事件”的恶劣影响。

  要引导台湾青年逐步认同、瞭解真实的大陆,网络交流可以先行一步,力求做到“庶民化、年轻化、好友化”。要创造各种条件,鼓励两岸青年积极参与,而大可不必担心两岸网友会恶质对峙对立,反倒是通过这种网络行动,能使台湾网友更加直接认识大陆及大陆网络世界的真实面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