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智库评述:上调增长预期是看准中国经济潜力

http://www.CRNTT.com   2016-05-05 10:53:0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经济首季业绩耀眼,各方面都呈现积极喜人变化趋势:一是GDP增速为6.7%,虽一直呈放缓趋势,但这是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结果,且其基数较大,增长潜力仍然巨大。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10.5%,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76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2%,增速比1-2月份提高3.2个百分点,这表明国内投资和内需都已进入复苏状态。三是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制造业及非制造业指数,制造业PMI 50.1,高于50的枯荣线;官方非制造业PMI53.5。这都表明中国制造业呈回暖状态。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政府债务率、财政赤字、外汇储备等几个指标,依据国际标准,当前中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在3%以内,累计国债余额占GDP比重在20%左右,均在公认的国际警戒线以内;外汇储备下降到3.2万亿美元,虽说受到资本外流影响,但更多因素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结果,且目前这一外汇储备水平足以应付中国金融经济稳定需要。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高于6.5%,提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算是人之常情。

  再次,亚洲各界大都属经济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虽存在不少瓶颈及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因为中国身处亚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自身经济总量庞大,人口总数也是亚洲第一,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带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尤其,亚洲地区对中国经济的敏感度不断上升,中国经济的再平衡于中期内对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好处。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区主管官员的话,亚洲经济只要解决好了信贷危机以及加强银行杠杆作用等方面问题,就会继续保持潜力性增长;且只要亚洲继续增强实力,仍能继续保持全球经济引擎地位,亚洲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正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看到了亚洲经济增长潜力及中国在亚洲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坚信中国在未来几年发展中一定会拼发出较大经济增长潜能,所以调控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亦在情理之中,绝非盲目矫情。

  (来源:中国网;作者:莫开伟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