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吴宗宪:蔡先安内再攘外 为未来留伏笔

http://www.CRNTT.com   2016-05-21 00:30:34  


 
  第三、两岸关系镶嵌在区域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来规划

  两岸关系进展的思考,重点是区域发展的考虑,而不再去强调两岸人民的情感与历史渊源,这点已经从感性面转向功利面。

  第四、不想破坏政治的和谐

  对于对于过去国共所达成的既有的成果,蔡也不会刻意去否定,因此,她强调“尊重”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的“历史事实”。然而,尊重历史事实与承认政治符号,毕竟是两回事,尊重历史事实,只是不想破坏不同族群或历史情感者之间的和谐。

  第五、动态的决定两岸互动架构

  未来,新的两岸互动逻辑,会在以下几个基础当中动态地决定:她点出来的基础包括了:

  其一,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其二,既有政治基础,包含几个关键元素,第一,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这是历史事实;第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第三,两岸过去20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第四,台湾民主原则及普遍民意。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的演说尚未替未来的两岸关系定调,反而只是先告知外界,在两岸议题中,所考量的几个标准,未来两岸关系的互动结构,还要看这几个标准的动态演变过程,再作决定。这也非常符合理性的谈判逻辑,两岸关系还必须在未来重复赛局过程中,逐渐建立,两岸关系良窳,责任非完全在台方。

  第六、满足各方所需,但替未来变动留下伏笔

  这蔡英文揭橥的几个原则中,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等说法,应该是大陆方面所期待的,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以及“两岸过去20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这些文字则比较中性,但是,依据“台湾民主原则及普遍民意的原则”,还是替未来两岸关系的变动留下了伏笔。

  第七、维护主权下的共同利益原则。

  蔡英文表示,她依照“中华民国宪法”当选“总统”,因此,有责任捍卫“中华民国”的主权和领土。但是,她不会选择强硬的态度,对于东海及南海问题,主张应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让台湾成为一个“和平的积极沟通者”,谨守和平原则、利益共享原则,来处理相关的争议。这部分与马政府的政策主张就没有明显差异了。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