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专论:应以理性的心态看待印度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6-07-09 00:04:47  


 
  中国学者之所以不看好这个国家的发展前景,是因为印度在中国学者的心目中是典型的“一盘散沙”。印度民主体制决定了,印度政府不可能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而印度基础设施的落后,则可能会使印度的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现在印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困难,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使得印度根本无法建立真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坦率地说,这些观点都一定的道理。印度政治家在制定印度发展计划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到印度的国情,他们正小心翼翼地避开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所面临的障碍,为印度经济的腾飞另辟蹊径。

  现在印度政府之所以雄心勃勃,决定利用互联网络发展现代的工业和信息化产业,是因为印度政府已经意识到,在土地私有化条件下,要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大规模的投资提高印度的经济发展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印度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首先,印度不是依靠大规模政府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是依靠现代新型产业特别是互联网络软件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其次,印度政府采取的是一种最低限度保护人权的措施,只要不出现大规模侵犯人权的事件,那么,印度政府对经济的发展不会采取干预政策。正是这种对市场经济积极不作为的政策,使得进度充满了创业的机会。现在印度社会结构非常完善,大量中产阶级不仅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印度社会体制改造的主力军。印度中产阶级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帮助中下层居民。正是这种知识分子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使得印度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可以这样说,印度不是政府投资拉动经济,而是市场消费拉动经济。印度不是依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的增长,而是通过跨越式的发展,绕过基础设施落后形成的各种障碍。

  其次,印度经济结构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结构。印度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是依靠出口贸易带动经济的发展,相反地,印度致力于社区建设,通过改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促进整个国家健康发展。可以这样说,印度不是一个外向型的国家,印度也不是一个出口导向的经济体系,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印度对于国际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虽然印度张开怀抱吸引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但是,只要了解印度政府制定的投资清单人们就会发现,印度在吸引外资过程中采取的是一种非常谨慎的策略。印度不会允许那些破坏自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在印度从事生产活动,因为印度在这方面有过惨痛的教训;印度也不会允许那些可能冲击本国工业企业的投资者在印度设立企业,同印度本国的企业开展激烈竞争。印度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国家,在保护本国经济方面,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许多国家投资者之所以在印度折戟沉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竞争优势,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在当地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印度政府充分利用印度法律制度体系,包括土地私有制和劳动保护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印度本国企业和本国劳动者的利益。这样的法律制度体系和经济政策使得印度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外部性。印度不会为其他国家的殖民地。印度政府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在汲取历史教训基础上发展本国经济。众所周知,印度在历史上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为了发展工业体系,把印度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家,现在印度已经意识到完善本国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因此,印度在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同时,清醒地意识到资本的侵略性,对于其他国家在印度设立的企业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这些企业冲击本地企业,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深重的灾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