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青年论坛:香港青年与国际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6-08-22 00:10:00  


中评智库青年论坛现场(中评社图片)
 
  李浩然在发言中从教育角度切入,谈了他对香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看法与建议。李浩然指出,香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国际化水准,所以它的竞争也是必然国际化的,现在的问题在于香港的教育以及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国际化。他梳理了人才培养的三个层次:当地语系化、部分国际化与高度国际化,并认为当前香港的教育体系以培养的“部分国际化”的人才为主,但他们与接受“高度国际化”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李浩然分析,尽管香港最顶层工作岗位需要的是高度国际化人才,但一方面高度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成本很高,且不能普及;另一方面高度国际化人才本身也处于社会上层,他们往往在高中阶段就移居国外。因此,由于香港产业结构单一,毕业生学历与所提供岗位不匹配是造成目前香港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

  陈志豪认为,就香港年轻人的生活来讲总体不算差,物质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问题出现在收入增长慢、存不到钱,能有消费娱乐但却感受不到社会地位提升,物质上的需求由此转向精神上,也就是对价值观的关注。年轻人希望政府能支持一些特定的议题,譬如本土议题,而国际性和全球化的议题则备受冷落。

  针对香港的本土和国际地位,陈志豪表示,香港的生活文化早已接近国际化,不仅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也是全球最了解中国的国际城市,但现在则出现由以前沟通中西变成“不中不西”。“香港总体是有优势的,但这不代表香港青年就有优势,”他认为香港青年高度依附香港,正在吃这座城市老本,然而香港本身的创新能力正在丧失,资讯科技也在下滑,对国际精英的吸引力也在减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