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台湾的“日本情结” 由何而来?

http://www.CRNTT.com   2016-10-17 00:12:50  


台湾社会的“日本情结”一直都存在。
  中评社香港10月17日电/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邓婧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专文《当前台湾社会“日本情结”解析》,作者认为:“台湾社会的“日本情结”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台湾本身特殊的历史遭遇,台湾独特的政治发展过程和台湾社会多元的文化认同。以1895年台湾割让予日本为时间节点,台湾与大陆的共同历史记忆逐步产生分离,在日据时期一部分台湾人表现出对先进文明学习的渴望,以非暴力斗争的方式进行反抗,也有一部分本省籍精英由于对殖民国家的崇拜感异化了其身份认同,转而追求台湾“独立”。二战后“二.二八”事变爆发,使一部分台湾人认同再一次异化。台湾人的后殖民遗绪中一直摆脱不了“日本影子”。当前,台湾社会“日本情结”的膨胀已经成为培植其“主体性”认同的工具。可以说日据那段历史至今仍在影响着台湾人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判定。”文章内容如下:

  台湾社会的“日本情结”一直都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其并没有随着日本殖民统治的结束而消失。“解严”后有着浓厚“日本情结”的李登辉上台以及后来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台湾社会的对日好感逐渐演变成社会化现象。虽然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两岸间交往更加密切,但近几年民调显示台湾社会对大陆的认同感却在不断下降,反之,台湾社会对日本的好感度却在不断升高。当前台湾社会“主体性”意识突显的同时,“日本情结”作为台湾人的对抗性情绪也在不断膨胀。

  对于当前台湾社会表现出的“日本情结”问题,从过去其所处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政治生态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还是有迹可循的。本文借鉴乔治.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当前台湾社会“日本情结”膨胀的历史发展成因及分析当前台湾社会“日本情结”现象的表现形式,文章也试图对台湾社会当前的“日本情结”对台湾人身份认同异化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