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殷存毅答中评:两岸经济融合首要解决的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6-11-04 00:35:39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存毅(中评社 束沐摄)
  中评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束沐)参加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经济组讨论的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存毅在会议间隙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洪秀柱会面中提到了两岸经济融合发展,首先会涉及到提供给台湾同胞“国民待遇”的问题,这就需要接下来进行制度变革。此外,殷存毅在论坛发言中也指出,由于面临两岸制度化协商停摆,今后两岸经贸合作可以以非官方、非正式的路径展开。

  从互补到融合 两岸经济合作模式转变

  殷存毅对中评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和原来我们强调的互补相比,所谓的融合发展,就不仅仅是简单的互补了”,他介绍,互补是基于贸易的要素资源的互补,而融合是更高一个层面的水平,比如两岸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形成一个体系,这比取长补短的互补发展更加深化了。

  “如果是这样,就涉及到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我们对台湾的企业家和相关的人才资源怎么对待?”殷存毅表示,如果要按照两岸一家人来对待,也就以所谓“国民待遇”的标准对待,那么以前那些的针对台商的准入门槛就要做重新考虑,“因为原来强调互补,台湾还是享受外资地位,如果要讲究融合,那可能就要提出‘国民待遇’,真的要实现两岸是一家”。殷存毅指出,这就需要进行一些制度变革。

  制度化合作停摆 民间合作可以发挥作用

  在随后的论坛发言中,殷存毅对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做了更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两岸传统的经贸互补结构,随着大陆崛起发生了变化,即两岸的禀赋结构发生了变化。他认为,两岸经济合作不再仅仅是以代工为基础的加工制造业的合作,“大陆有很多要素资源,再加上台湾的资本技术人力资源,我叫做2.0的结构性合作”。殷存毅指出,资本和技术是大陆的新的禀赋优势。

  “在这个结构下,两岸的深化经济产业合作,制度的支持是两岸合作的关键”,殷存毅表示,根据理论,制度支持分为两个场面,第一是正式制度层面,如协议、系统,这是以政治基础为条件,第二是非制度层面,包括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互动。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