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郑剑论国民党衰败原因及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7-03-21 00:07:01  


 
  实际上,自1988年李登辉执政以来,国民党一直处于做“中国国民党”还是“台湾国民党”的摇摆之中。“本土派”希望向“台湾化”转型,成为“台湾国民党”;传统派主张坚持和回归孙中山先生创党思想原点,坚持中国国民党固有立场。正是因为这种摇摆性、妥协性、软弱性,使得国民党最终逐步远离创党理想,始终不能站在时代的道义制高点上,一步步走下坡路,以致发展到当下不但一时被岛内社会主流所不容,也被蓝营部分选民所厌弃的地步。其中后者,是洪秀柱敢于较真,柯文哲、宋楚瑜势力能够在国民党阵营中拿到选票的重要原因所在。

  第二,与岛内社会意识形态现实有所脱节

  社会大变动时代,一度在岛内长期执政的国民党,既不敢大胆引领社会转型方向,又不能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与时俱进,一方面导致台湾社会转型误入歧途,另方面导致自身落在社会变迁的后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基本向着“民主自由”、“去中国化”、“偏左路线”、“资讯社会”的方向转型,前两者由政党和政治力量主动推动,后两者是社会矛盾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李登辉、陈水扁20年思想改造,马英九8年政治绥靖,目前岛内民众的思想意识形态转型的方向已基本确定、过程完成大半。今后如无外部大环境变化,期望其主动回归“一个中国”为核心的传统认知,已比较艰难。

  其原因,一是受西方“民主自由”政治理念毒害深重。缘于国民党长期反共教育的“反共”、“恐共”心态,逐步异化为“反中”、“恐中”思维,多数岛内民众不瞭解大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反感共产主义政治主张,惧怕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一国两制”,抵触两岸关系更深入发展。而国民党一味把发展两岸关系与岛内经济议题挂钩,没有抓住发达经济体民众求“公平正义”的思想脉搏,造成与民众所思所想有所脱节,民意把该党与“亲共”、“联共制台”连在一起,形成了国民党“权贵集团发两岸财”的刻板社会印象。

  二是以“告别中国”为基本特征的“台湾主体意识”大体确立。统一日趋被民意定位为“极端”倾向思想,“台独”成为梦想;梦想不是人们所不希望的,而是梦寐以求但难以兑现的。而举“中华民国”之旗行维持“实质独立”之实,则日趋成为蓝绿选民共识。国民党既不明确坚守国家统一立场,又在一定程度上追随绿营政治主张,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妥协退让,把统“独”这一岛内最大政治议题的发言权拱手相让,造成极大被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