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 
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两岸青年一家亲

http://www.CRNTT.com   2017-06-22 00:23:07  


 
  可见,大陆领导人在对台论述中,非常重视用“情”来打动台湾人民,通过同胞情、骨肉情的温情诉求,来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因为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因素,两岸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差异,这些差异还可能会长期存在。但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不管两岸在时间上分离多久、政治上分歧多大、心灵距离上差距多远,这种亲情是无法割舍也是割舍不掉的。因此,“两岸一家亲”蕴含着求同存异的思维,两岸同胞这种与生俱来的“情”就是同,这种“同”可以超越一切“异”,将两岸同胞紧紧联系在一起。

  回到两岸青年交流中,当然也会存在一些鸿沟,有的鸿沟甚至看起来难以逾越。但从“两岸一家亲”理念及其所蕴涵的“求同存异”思维的启示下,两岸青年应该理性分析两岸青年交流出现困难的原因,找到并尊重客观存在的“异”,积极求“同”来促进两岸青年交流的蓬勃发展。

  两岸青年交流中出现“异”的原因

  个人认为,两岸青年交流中出现困难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在政治层面,岛内复杂的政治生态与绿营长期以来对大陆的负面宣传,对岛内青年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引导。

  在经济层面,由于多年来台湾经济成长率低、薪资增长率低,年轻人将内心的不满与无助宣泄在执政的马政府身上,也连带反对马政府推行的两岸和平发展路线,对两岸青年交流也产生抵触心理。

  在文化层面,由于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期间力推“去中国化”政策,马英九八年执政也未能及时“拨乱反正”,造成年轻人对于“大中国”的认同已支离破碎。近年来台湾“本土化”运动兴起、主体意识加强,多数年轻人对于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思维趋向认同。

  在成长背景上,台湾年轻一代基本是在台湾出生、长大、工作、生活,绝大部分不瞭解大陆甚至没有到过大陆,对于大陆的印象来自于媒体报道、网络信息等方式,很难不会出现偏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