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文献计量学视域下的《中国评论》

http://www.CRNTT.com   2018-05-16 00:07:27  


 
  文献影响力分析

  关于文献影响力分析,文献的被转载量和被引用率是最主要的参考指标,文献的被引用程度代表了文献所述内容被研究同行的认可程度,而文献的被转载量不仅与文献内容相关,还与文献作者的知名度以及研究主题的契合度相关。从目前现有的评价系统来看,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统计《中国评论》所刊载文献的被转载量和被引用率,但这并不影响《中国评论》所刊载文献的被转载量和被引用率。《中国评论》所刊载文献不仅仅通过纸媒以及中国评论新闻网自有媒体进行传播,台湾地区“中央网路报”的“两岸交流”板块亦定期对《中国评论》刊载的部分文献全文转载。另一方面,无论是大陆学者还是港澳台学者发表在《中国评论》的文献,都有可能在写作过程中被引用。举例之,《共同体:两岸统合与第三宪的梁柱》(张亚中,2009.10)被《论宪法资源在两岸政治关系定位中的运用》(周叶中、祝捷,《法商研究》2013年第5期)一文引用;《一中三宪:重读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张亚中,2009.8)和《论两岸和平协议的三大支柱和阶段性进程》(杜力夫,2012.8)被《论两岸和平发展中的“宪法共识”》(杜力夫、游志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同时引用;《“治权”概念史研究》(段磊,《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一文引用了《也谈两岸关系中的主权与治权》(杜力夫,2014.11)。刊登在《中国评论》的文献被引情况不止于此,囿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列举。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评论》所刊载的文献在海峡两岸学者群和相关政策研究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影响力。

  结论

  本次研究通过对近三年《中国评论》刊载的495篇文献的计量统计和视觉化处理,以纵横浅深四主线为纲,就《中国评论》的栏目设置、作者属性、区域分布、研究主题等指标展开测算。发现以下几个规律:

  (1)就研究主体而言,《中国评论》刊文的高产作者、高产机构及高产地域相对集中,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研究的繁荣程度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准存在一定的契合关系。

  (2)就研究主体的学历和职称结构而言,伴随着学术界的激烈竞争与淘汰,《中国评论》刊文呈现出高学历、高职称的倾向,说明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的研究需要学术的积淀与传承。

  (3)就研究内容而言,《中国评论》刊文深受时政热点影响,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研究热点,与当下时政热点息息相关,关于台湾问题的研究成果一直是《中国评论》刊文的重点对象,影响广泛深远。

  总体而论,《中国评论》堪称两岸关系研究领域权威性刊物,在海峡两岸学者群和相关政策研究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影响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