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中评智库:从三个维度探寻两岸发展规律

http://www.CRNTT.com   2018-08-10 00:33:20  


  中评社香港8月10日电/中评社常务副社长、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董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创中心教授周建闽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8月号发表专文《从岛内、外部势力与大陆三个维度的矛盾进程探寻两岸关系发展规律》,作者认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从来离不开岛内、外部势力及祖国大陆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几十年来,这三个因素在自身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矛盾,从而使两岸关系的发展进程波澜起伏,充满矛盾冲突与各种博弈;而两岸关系发展出现种种不稳定、矛盾迭加的现象,又似乎给其蒙上一层迷雾,使人难以探寻其发展规律。这需要我们循着岛内、外部因素和大陆三个维度的历史发展脉络与现实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理清两岸关系发展的矛盾规律,总结其发展规律,从而准确预测与把握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向。”文章如下:

  一、岛内因素是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主要变数

  台湾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体之一,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与内部的矛盾冲突,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变数。这些变数既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也给两岸关系带来严重阻碍,这是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认识的两岸关系发展基本参数。

  1、殖民历史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和危害

  自“甲午”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赔款割台的“马关条约”后,台湾自此成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直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后台湾才回归祖国。

  50年的殖民历程,大多数台湾同胞从来没有放弃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族群认知,一部台湾殖民史,也是一部台湾人民的抗日史①。在日本统治台湾的过程中,为使台湾同胞屈服,从早期的武力镇压,到中后期有限度的怀柔政策和“皇民化”政策,台湾社会也因此发生了分化和撕裂。一部分中上阶层改换门庭,以成为“日本人”为荣。其遗毒流传至今,今天台湾社会变态的“哈日热”与此密切相关,不少台独头目也大多是这种“伪日本人”(如李登辉、辜宽敏)或其后裔(如苏贞昌等)。<nextpage>
  国民党接收台湾后,为维持其独裁统治,对台湾的日奸们并未进行甄别与清算,而这些“伪日本”族裔在长达50年的日本统治期间,附随日本殖民者从台湾民众身上榨取血汗财富。他们由于家庭富裕,其子孙们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成为台湾社会的中上阶层。所谓“抗日穷三代,台奸富子孙”,就是台湾社会在日本殖民时期与国民党独裁统治下的真实写照。台湾解严后,这批人在李登辉等台奸的内应下,又从原来的工商界与专业人士阶层混入政界,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人士,主导了台湾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发展趋势,“台独”就是在这样的土壤和政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怪胎。

  今天台湾社会内部无论是“统独之争”,还是“蓝绿之争”,几乎都与台湾的殖民历史以及殖民社会遗留下来的“皇民化”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历史哲学家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②,台湾的“皇民化”运动虽然已成历史,但其精神遗毒却延续至今,可谓诚哉斯言!毫无疑问,整个殖民统治时代,是对两岸关系的最大伤害,其流毒远未消亡。这是所有关心两岸关系发展的人们必须深加重视的。

  2、“党国体制”、矛盾辩证体下两岸关系发展的崎岖路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始终念念不忘“反攻大陆”,两岸关系在“一个中国”的帽子之下,始终围绕着主权的主导权和代表权之争而延续和展开。这段时期的两岸关系,是一种严重敌对状态下的两岸关系。从两岸相互军事打击、封锁对峙,争夺政权的主导权;到在国际社会层面的主权代表权之争,无一不是以“有你无我”的零和博弈方式展开的敌对式竞争。

  在军事斗争完全失利、夺取中国大陆的主导权已然绝望以及在国际社会争夺中国的主权代表权失败后,蒋经国领导下的台湾国民党当局逐步回归现实,开始了本土化进程。不过由于历史和党内的政治现实等原因,蒋经国虽然开启了本土化发展的进程,但也不敢或不愿放弃“反攻大陆”的口号,“跃马中原”始终是众多国民党人心中的野望(虽然明知不可企及,却还有以拖待变、期望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或大陆自行崩溃的念想)。

  不可否认,尽管理念不同、目的不同,但在这样一种对立状况下的两岸关系在“一个中国”概念下,却奇妙地形成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辩证关系,成为一个“矛盾辩证体”。这个“矛盾辩证体”,其内在逻辑关系是“内战逻辑”,其外在形式是相互排他式的“一个中国”。

  虽然“党国体制”在1987年台湾解严和民主化进程中已经裂解,但这种两岸对立统一的“矛盾辩证体”关系一直延续至今,只是其表现方式大为缓和,而且被岛内的“统独之争”所影响和替代。<nextpage>
  首先,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大趋势是和平、合作、发展,加上大陆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和对台政策大变化,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促使岛内政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国民党当局被迫解严,开放党禁、报禁,并在老兵和台湾社会的抗议下开放探亲,打开两岸交流交往的大门。这是两岸关系打破冰封,突破发展的重大历史性进程。

  其二,两岸关系的开放和发展在实践层面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又促使两岸官方以“白手套”——“两岸两会”的方式举行正式商谈,达成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对于“九二共识”,在台湾岛内有所谓“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认知。这个认知的基础与排他式“一个中国”模式完全契合。尽管两岸双方对此表述的认知并不一致,但总体而言其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共识,彼此也就默契地接受了“九二共识”这个概念。③“汪辜会谈”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的,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里程碑。

  其三,国民党对“中华民国”体制和宪法的坚持,成为反对台独的制度武器,但也成为影响两岸关系深化发展的阻碍。“中华民国”及其宪法,始终是蓝营人士坚持的法理基础和意识形态符号,这也是绿营台独势力绞尽脑汁想要打破和改变的意识形态标志及法理障碍。在国民党内,随着其本土化进程,党内不少本土派人士不再以“反攻大陆”、“逐鹿中原”为理念,回归现实,以台湾意识为依归;但其与绿营最大的区隔就在于是否认同和坚守“中华民国”及其宪法,即“法理一中”上。这也是吴敦义们坚持“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而不同意洪秀柱提出“深化九二共识”的“一中同表”论述的关键所在。由于这种认知上的固化和传统反共思维,导致两岸关系在2008年后马英九国民党执政时期虽然有了很大发展,实现了两岸关系发展30年来的重大突破——两岸直接三通目标的全面达成,但两岸关系无法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展开两岸之间的政治谈判并迈向和平统一。也正是因为国民党对两岸统一心存抵抗,故虽然在两岸民间交流的层次上来往热络,但在官方的制度层面上始终未放弃敌对心态,未能破解两岸既有的对立统一“矛盾辩证体”关系;加上长期浓厚的反共意识形态宣传,使台湾民众无法摆脱恐共心理,为民进党操弄反中仇中的台独意识形态奠下思想和舆论基础,使民进党得以迅速做大,再度夺取了台湾的执政权,致使两岸关系严重恶化。

  两岸关系本是国民党的强项,也是其唯一可以说服台湾民众免除台独带来的战争恐惧、实现和平发展、形成共议统一最佳愿景的政策论述。但由于国民党固步自封,未能摆脱传统思维和论述的桎梏,丧失了对两岸关系和台湾未来发展愿景的核心论述。政党的灵魂在于其核心政策论述,失去党魂的国民党成为政治上的行尸走肉,不仅丢失了政权,也由于没有理念,呈现出一盘散沙的乱象。国民党要再度崛起,势必要先解决其核心论述苍白无力问题,为台湾民众建构一个能真正为台湾带来和平与共同发展的两岸论述。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两岸关系对立统一“矛盾辩证体”关系,建立一个共议共存共享共荣的两岸关系新架构。<nextpage>
  3、台独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但也可能成为加速统一的诱因

  台独从其思想发源始,就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阻力和障碍。几十年来,台独在岛内外各方势力的鼓动扶持下,完成了从理论建构到实际组织运作,在台湾解除戒严后不到13年时间就实现了首次执政。并在首次执政大失败之后,仅用8年时间便又东山再起,一举夺得行政和立法院的绝对控制权,实现了完全执政的目标。

  台独势力夺取政权,对于两岸关系当然不是好事。尽管蔡英文提出“新四不一没有”④:“承诺不变、善意不变、更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不会在压力下屈服;没有九二共识”,表现所谓“温和台独路线”,但其台独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所谓“温和台独”,也就是在条件不成熟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以便一方面彻底打垮蓝营势力,将其连根拔除;另一方面加紧巩固台独政权,实现长期执政目的,彻底改造台湾社会的舆论氛围和完成对于青少年的洗脑。同时等待时机,为最后实现台独、将台湾从祖国大陆彻底分裂出去、达成“一边一国”的目标做准备。

  两岸关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始终围绕着大陆反独促统和台独分裂势力之间展开拉锯。事实似乎很诡异,每当台独势力执政、猖獗一时的时候,恰好也是台独走向衰落之始。陈水扁执政八年的历程是如此,蔡英文执政刚两年似乎也步上阿扁这条老路。由此看,台独的生命周期有不断衰减之趋向。

  自去年底以来,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的转变,将中国大陆定位为战略竞争者,在美台关系上不断升温加码,通过一系列涉台法案,给台独发放进攻性武器潜艇的制造证等,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台湾当局行政部门领导人多次公开宣称,他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何其狂妄!

  熟悉辩证法的人都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两面,从来是祸福相依。台独也是这样,它在向着分裂道路狂奔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加速灭亡开启了计时器。到了越过底线、触及红线的时候,台独将自行引爆炸弹,在其粉身碎骨的同时,从反面大力推进两岸关系的统一进程,成为两岸统一的垫脚石。<nextpage>
  4、小结

  岛内因素是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基本参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岛内因素正在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这也和大陆及外部势力因素的交互迭加影响密切相关。尽管目前看,岛内因素对两岸关系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台独仍嚣张一时,但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特别是大陆因素的影响权重显着加大,其内部的建设性因素也必将会诱发出来。这种建设性因素的突出标志,就在于能否出现打破原有的两岸关系对立统一“矛盾辩证体”关系,构建出两岸关系的新论述,建立一个共议共存共享共荣的两岸关系新结构。这个新论述和新结构的提出者,可能是国民党,也可能是其它政治党派或新的政党。无论是谁,在提出和构建新论述、形成新政策蓝图后,将会带动和引领深陷发展困境中的台湾民众走上一条与大陆相向而行的道路,从而使台湾免除台独带来的战争危害,赢得台湾民众的支持。这是台湾的最佳选择。

  而台独势力现在看虽然猖獗一时,但由于终究无法实现,其衰落是必然的。未来台独可能有两个趋向,一个是逐步衰落直至灭亡;另一个是以极端方式进行顽抗,在法理和实践层面实现台独。然而台独实现之日,也就是它自我灭亡之时。台独的极端行为将成为加速两岸统一的诱因。

  二、外部势力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

  在整个两岸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外部势力——主要是美国,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最重要的外因。这个外因由于其拥有庞大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是二战之后整个国际体系的主导者,因而势必对两岸关系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导致两岸的分裂、对立关系维系至今。

  1、美国直接插手中国内部事务,导致两岸关系处于冰封状态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内因就是台湾当局。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派军舰控制台湾海峡,并通过与台湾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的方式,直接插手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阻碍中国的统一进程。美国插手中国内部事务,支持台湾的蒋介石当局对抗中国大陆共产党势力,其根本原因是为了实现“以台制华”战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东亚的蔓延。

  作为地缘政治的信奉者,美国对东亚地缘政治的岛链体系非常重视,在它眼里,台湾处于第一岛链的关键位置,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有“不沉的航母”之称。因此,从50年代到70年代,台湾作为美国的盟友,以反对共同的“共产主义敌人”而结成密切的战略关系。这种战略关系,对于两岸关系无疑是起到巨大的破坏性作用,两岸处于战略和战术对峙中,完全隔绝,互不来往。<nextpage>
  2、战略利益变化,台湾作为美国的战略棋子被抛弃,但留下一个“尾巴”

  在美国眼里,战略利益高于一切。而利益是分层次,且随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美台战略关系中,从一开始,台湾的地位就已经被清楚地标定为战略棋子,这个棋子的分量,是随着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所处的地位而决定的。这就决定了台湾作为棋子而随时可能被抛弃、牺牲的命运。70年代,美国久陷越南战争的泥淖中,面对苏联在全球咄咄逼人的态势,日益感到力不从心,期待尽快摆脱越战困境。此时的美国,在权衡了利益的轻重后,毅然选择切割台湾这个战略棋子,不惜“断交、撤军、废约”,放弃台湾,与中国大陆建交,从而赢得战略上的主动态势。

  作为平衡战略的高手,美国从来保留两手,与中国大陆建交却在台湾问题上留下一个尾巴。而台湾这条尾巴随着冷战结束,国际政治态势发生重大翻转,中国大陆对美国的战略地位下降而被重新定位,再度成为美国的战略筹码。从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加强对台军售及美台关系,甚至邀请台湾领导人李登辉访美。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中国大陆的快速崛起,台湾由于距离大陆太近,已难以承受地缘战略的风险和遏阻中国大陆的责任。所以冷战以来,尽管台湾当局不断试图加入美国主导的东亚地缘政治安全组织和“亚太再平衡”战略,但历届美国政府一直未予准许。

  3、特朗普政府重新启动台湾作为中美关系博弈中的战略棋子,引发台独冒险行为升级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出于他的冒险个性和背后保守政治势力的意识形态躁动,以及美国战略界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将美国战略大方向由反恐转移到对付中俄的大国竞争上,中国成为它的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在这种思考与战略部署下,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行新的战略和策略设计,台湾被作为一个战略棋子重新启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签署了一系列涉台法律法案,允许美台官方和军方各级人士互访,并考虑美台军舰互停对方港口的“适当性”与“可行性”,邀请台湾军方参与联合军演,向台湾发放制造进攻性武器潜艇的许可证,扩大对台军售等等。这无疑使民进党当局受到极大鼓舞,蔡英文最近将其上台以来称呼对岸为中性的“中国大陆"改口为台独势力一贯的“两国论”称谓“中国”;而台湾行政部门领导人赖清德则公开宣称自己是“台独的工作者”等等,就是美国重新定位台湾作为战略棋子的副作用。

  这样的副作用是否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现在看来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很清楚,若台独失控引发两岸战争,对于美国而言是在它没有任何胜算条件下的被迫选择,这个选择令美国十分尴尬:在远离自己、紧靠对方的战场作战显然不是一个正确的场合;且对手是能够进行体系性对抗的巨型国家,基本没有胜利的可能。而不打则令美国的国际权威完全颜面扫地。一旦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无疑是美国国际战略的大失败。因此,台独冒险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不会也不应该得到美国的坚定支持。

  由此,我们要提醒台独分子不要忘了70年代的往事。当年的台湾,战略地位比今天重要;当年的大陆,其政经实力和影响力也远远小于今天。而美国不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说放弃了就放弃了吗?!棋子就是棋子,棋子的命运只能由棋手决定。蔡英文幻想台湾能在世界或区域棋盘中扮演棋手⑤,无疑是痴人说梦。<nextpage>
  世事如棋局局新。作为两岸关系的最大外部因素,美国对今天两岸关系的负面作用依旧明显,影响巨大。但也可能直接导致两岸关系的终局到来——因为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这种任性作为刺激了台独的野心和嚣张气焰,有可能导致台独势力忘乎所以,直接触碰中国大陆反分裂国家法划定的红线,导致大陆以霹雳手段釜底抽薪,彻底解决国家分裂的隐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首先,今天的中国大陆经济军事实力均已进入世界前列;其次,实现国家统一,是13亿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有着强大的民意支持;第三,台湾距中国很近,离美国很远。以今天的技术条件,台湾海峡已经不是天堑,在台湾海峡作战,就是在中国的主场作战,显然大大有利于中国。

  4、小结

  总结而言,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和发展,美国这个外部因素对两岸关系所能起到的负面作用将会越来越小。如果不愿拿美军的生命做儿戏,对于美国而言,最好的选择应该是果断地停止支持台独势力,使两岸关系重新回到和平发展的轨道上。也许这才是未来美国摆脱战略困境的最佳选择。

  而台湾作为棋子,其命运掌握在美国这个棋士手里,随时可能因为价值的变化或维持成本太高而被抛弃。

  三、决定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中国大陆

   两岸关系既是国共内战的延续,也是大陆、台湾及外部势力在冷战时期以及全球化时代的综合博弈所塑造出来的。在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中,祖国大陆的因素始终起到最重要的推进作用。由于大陆自身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崛起过程,大陆所能发挥的作用也随之而不断加大。中共十九大后大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提出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新使命和历史定位的新界定,也是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完成祖国统一”作为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凸显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预示了两岸关系迈向统一的终极进程和必然结局。

  1、坚持一个中国,实现和平统一是大陆长期不变的对台大政方针

  自1950年代初美军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封锁台湾海峡,其后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大陆领导人便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台湾海峡特殊的地理条件,单纯依靠强大的陆军想要武力统一台湾,在可见的中短期内已是不可能的事,政治解决台湾问题就提上了议程。所谓政治解决,即和平谈判统一,而非武力统一。“一纲四目”⑥等政策的提出,就是上述和平谈判统一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后,大陆进一步按照这个通过和平谈判、实现两岸统一的思路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从“告台湾同胞书”、“叶九条”到“邓六条”等,大陆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处理两岸关系和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这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个方针政策的提出和付诸实践,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追求和气魄。<nextpage>
  从“一纲四目”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始终是中共对台政策的核心,即纲要所在。几十年来,大陆始终坚持把握一个中国原则,无论是在内外强敌环侍之时还是台独喧嚣之际,均坚守不易。事实证明,正是因为大陆坚持和捍卫了一中原则,两岸关系才能不被云雾风浪所动摇和迷航,才能保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害,两岸关系也才能在和平发展的大道上顺利前行。

  2、大陆是反台独、反分裂的核心力量

  如前所叙,国民党由于顽固坚持反共思维,加之几十年的独裁专制,在台湾岛内积累了众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台湾解严后,被李登辉为首的“内奸”们以本土化、民主化为名迅速激化;加上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左右仿徨,丢失了两岸最终实现统一的核心论述,致使民进党迅速坐大,短短十余年就丢失政权,特别是在民进党二次执政时近乎完败,将台湾的行政、立法及执法权拱手让出,受到民进党以近乎抄家灭祖的手段欺凌和拔根。如果不是有祖国大陆的存在,可以说台湾早已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了。

  一如民进党人自己的哀叹:我们什么都算到了,就是没有算到大陆这样快速的崛起。⑦他们深知,中国大陆的存在与崛起,是台独永远无法跨越的高崖绝壁,只要大陆存在一天,台独就无法实现。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陆就不断针对台独言行向民进党和台独势力发出警告,新世纪初陈水扁上台后,大陆以强有力的态势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的立场,协同国际社会逼迫阿扁这个台独头子不得不作出“四不一没有”⑧的承诺。其后,随着陈水扁和民进党故态复萌,大陆又与美国联手合作,共同遏制台独。逼得陈水扁不得不承认,“台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陈水扁以善于欺骗愚弄台湾民众着称,但在台独问题上他说了一句大实话。今天的民进党蔡英文当局虽然靠模糊策略欺骗台湾民众而执政,致使两岸关系再度陷入复杂严峻的对抗状态,但台独终将难逃历史的宿命,台独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

  3、两岸关系随国家发展战略进入新时代,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建构和塑造两岸关系向祖国最终统一目标迈进的综合态势

  两岸关系的发展经过几十年来风风雨雨的考验和久久为功的努力,取得了很大进展,实现了全面“三通”的历史性进展,沿着和平发展和坚定反对台独的道路迈向两岸统一的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前瞻性地提出未来国家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列入三大历史任务之一,表明了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陆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有目标、有节奏、分阶段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

  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看,新时代需要新思想,需要新方略。这个新思想就是习近平对台思想,而这个新方略就是将习近平的对台思想落实到具体的对台方针政策中,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反独与两岸融合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一个中国的原则和目标更为清晰,使两岸关系的底线更加明确,让台湾民众看到并认清台独的危害,享受到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好处;使两岸关系沿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道迈向统一的步伐更加坚定,将两岸融合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大陆在十九大后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台政策,单方面无条件地给予台湾同胞来大陆学习、工作、发展的便利条件和与大陆民众的同等待遇,加速两岸的融合步伐。与此同时,针对台湾执政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言行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方面对台湾实行军机、军舰的绕行巡航,在台湾海峡举行军演,震慑台独分子和支持台独的外国势力;另一方面,积极展开国际领域的斗争,进一步压缩台湾的国际空间。从台独势力再度执政至今,短短2年,已有4个国家与台“断交”,台湾也不再能够出席主权国家参与的国际组织会议。虽然这一切都是针对台湾当局的,但也包含了对受到蒙蔽的部分台湾民众的警示。毕竟,人民需要教育,群众需要引导,二战时期德日法西斯在当时民意的支持下发动危害全球侵略战争的殷鉴不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恐吓台湾民众,而是为了使台湾能够免受台独冒进带来的战争危害,使两岸关系能够稳步沿着和平统一的道路顺利前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大陆的综合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大陆,综合国力数十倍于台湾。在新时代,大陆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nextpage>
  4、小结

  由于大陆自身发展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陆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在不断加大的。总体而言,大陆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始终是起到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在国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后,两岸关系的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反独与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是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

  作为新时代赋予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两岸关系必将进入完全统一的历史终局。

  四、结语

  从以上三个维度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一部两岸关系史,就是岛内、大陆与外部势力三个主要因素的复合博弈的矛盾过程,其中主要矛盾方面,在于岛内与大陆,外部势力则是影响两岸关系的重要外因。这个外因通过岛内因素,发挥着重大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析岛内因素和大陆因素,可以清晰地发现,在两岸关系主要矛盾的博弈过程中,随着历史进程和两岸社会各自的发展演变,以及国际环境等条件变化,两岸之间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国民党执政时的主权主导权和主权代表权之争,以及冷战思维意识形态之争,演变至民进党执政时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主权之争了。这既是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也是岛内蓝绿之争的主要矛盾。在某种意义上讲,大陆与台湾的蓝营对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形成某种维护国家主权的统一战线,但蓝营人士与大陆依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分野与对抗;而在这种与大陆的意识形态对抗中,岛内的蓝营与绿营又构成某种同盟关系。这些复杂的矛盾迭加在一起,形成两岸关系几十年来错综复杂、曲折反复的总体态势。

  总的说来,由于大陆因素在不断快速发展壮大,其对于两岸关系的主导作用也越加明显。事实上,今天的两岸关系发展已经没有悬念,台独图谋绝对不可能实现,其为台湾带来的,只有哀怨与痛苦。台湾社会如果不能摆脱台独的纠缠与梦魇,只会损害自己的发展利益。正如李光耀所言,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阻止。这个过程拖得越久,台湾人民就会越痛苦。⑨

  当前,美国因素虽然仍是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外因,但随着中国大陆的成长壮大,美国将台湾作为筹码或战略棋子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美国永远是战略利益优先,一旦发现有损其战略利益,或者能够用来做战略利益交换的时候,台湾就是交易的筹码或弃子。这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已经发生过一次了。美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台独势力的纵容将会给自己带来重大的战略风险。因为台独如野火,是不可控的,玩火者必自焚。美国的最佳策略是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促进者,而非破坏者。为此,现在美国的战略界就应该开始设计和策划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中的退出机制,以实际行动来建构中美两国21世纪和平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架构。<nextpage>
  注释:

  ①《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199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作者徐鲁航。

  ②克罗奇在其专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的。参见彭刚着《精神、自由与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出版。

  ③参见“吴敦义:九二共识35个字是李登辉核定”,中评社台北5月26日电。

  ④蔡英文2016年10月10日“国庆演讲”。

  ⑤“蔡:若区域是一盘棋 台湾有实力当棋手”中评社2018年5月20日台北电。

  ⑥参见“百度百科”。1956年春,毛泽东托章士钊转致蒋介石的信,提出和平统一台湾的具体办法。即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1、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其它台湾的军政、人事大权由蒋管理;2、如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可拨款补助;3、台湾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的意见和台湾各界代表进行协商;4、国共双方保证不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后于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之归纳为”一纲四目“。

  ⑦参见章念驰“站在历史转捩点的两岸关系”,《中国评论》2017年12月号,总第240期。

  ⑧“四不一没有”: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就职演讲。

  ⑨参见《李光耀观天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