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香港沉没是危言耸听?醒世良言?

http://www.CRNTT.com   2019-12-23 00:09:58  


 
  三、香港人口组成复杂、对中国之认同与政治倾向大有差异

  一般人(包括人口学专家)提起人口组成(demographics),能想到的多半是人口密度、种族构成、生育率多少、人均寿命长短与移民结构等项目。但我所想到的不是这些,而是考虑到香港人口(包括不同辈份)来自不同的政治环境与遭遇、甚或来自不同国家与文化背景。由于各种异样出身来源,因而对于中国的认同或意识形态的选择,彼此大有差异,错综复杂。故港人之间,甚难凝聚。而如果我们企图以这个角度来划分香港人口的组成,似乎无法寻找到可靠的统计资料来作科学的界定。因此我们祇能靠大胆的假定来做揣摸的分类,企图给香港人口组成划出一个模拟的图案。

  因而想起最近一次讨论香港的论坛上,某老先生以自己是数代港人背景作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分析与推断。据某老的估计,香港的人口,如以政治取向来区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组别:

  第一组,是当初(英人刚来时代)香港渔村本地早先祖辈所遗留下来的后代。到现今这一辈港人的政治信念是:心有中国(“偏中”),但不一定对目前共产中国友善(“非友共”);如果要他们在香港与中国间拣选其一,他们选择香港的倾向会很高(偏港甚于偏中)。

  第二组,是1949年随国民党撤离大陆但滞留港岛而未移居台湾的一代(与他们的后代);这些人的政治倾向,主要是反共。

  第三组,是文革期间由大陆逃来香港避难的一批;他们虽然偏中但不友共,甚至反共。

  第四组,是越战完毕以后由东南亚人群(多数是越南华侨)迁来香港求生的移民;他们没有对中国的认同,但却下意识地反共。

  第五组,则是改革开放后大陆的富族(与富二代)。他们中间很多都有将新获得的财富挪到香港作保存之用心。所以他们的心态也可说是:偏港甚于偏中;而且也不一定友共。

  第六组,是其他“杂牌部队”,来自不同地方与背景;也有各自移居香港的不同动机与理由。他们之间,很多人的政治倾向,极难揣测。但可以用既不偏中又不一定友共、也不一定友港来形容;但他们很可能凭直觉感受行事。如果出现有大伙发起反抗政府的群众,他们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投入搅浑。孟子所谓“无恒产,则无恒心”,大致可以形容这些人的心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