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鲁迅与林文庆的冲突

http://www.CRNTT.com   2009-01-06 11:02:56  


 
  由鲁迅跟林文庆的矛盾,笔者进一步联想到鲁迅在厦门大学期间的其他人事纠葛。毋庸置疑,鲁迅著作中对古今中外的很多历史人物进行了精辟的评论,有的甚至成为“一字评”——即用一个字就道破了人物的特征。但决不能把鲁迅一时一地对某些人流露的某种情绪当成评价其人是非功过的唯一依据,以此盖棺定论。比如鲁迅在《两地书》中说顾颉刚“那么反对(国)民党”,但1927年2月2日顾颉刚在致胡适信中明确肯定了国共合作期间的国民党“是一个有主义、有组织的政党,而国民党的主义是切于救中国的”,并规劝胡适加入国民党。又,鲁迅说顾颉刚拉帮结伙,推荐了潘家洵、陈万里、黄坚三人到厦大任职。事实上这三人当中只有潘家洵是顾引荐的。陈万里当时是厦大文科国学系名誉讲师,担任曲选和曲史课程,他有时听听留声机,唱唱昆曲,都跟他的专业相关。鲁迅当然有厌恶昆曲的自由,但用“俳优蓄之”这种轻侮性的措辞形容陈万里,至少显得不够厚道。 

  鲁迅最讨厌的是林语堂的秘书黄坚。1926年11月1日,他在致许广平信中说:“我之讨厌黄坚,有二事:一,因为他在食饭时给我不舒服;二,因为他令我一个人挂拓本,不许人帮助。”吃饭时黄坚如何使鲁迅感到不舒服,笔者不知其详,但估计也不会是什么大事。挂拓本之事是指厦大国学院要举办小型展览,鲁迅准备陈列他收藏的部分拓片——大多为六朝隋唐造像。挂拓片要登高,鲁迅在桌上放一把椅子,自己站上来,学生辈的同事孙伏园自告奋勇帮忙保护。这时,黄坚因故把孙伏园叫走了,只好由国学研究院主任沈兼士顶替了孙伏园的角色。笔者没听到黄坚方面的解释,不知他是否故意刁难鲁迅,还是确因公事叫走了孙伏园,但鲁迅因此将他比喻为“明朝的太监”,说他“倚靠权势,胡作非为”、“兴风作浪”、“学者皮而奴才骨”,是否也有些夸大? 

  鲁迅在《两地书》中流露的这些情绪,虽然十分真实,完全符合鲁迅的个性,但恐怕未必都能作为对被呵斥者的定评。

  (作者陈漱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鲁迅研究专家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