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观察:危机后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 | |
http://www.CRNTT.com 2009-11-26 00:27:16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结合宏观经济理论和美国经济现实,分析了美国经济再平衡和美元汇率稳定下的政策选择,认为2010年将是中美贸易摩擦年。如果美国经济提高的同时失业率仍居高不下,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则可能因进口增长而恶化,加上明年是美国的中期选举年,这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危机后美国为防止美元暴跌,必须设法改善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在当前形势下,美联储难以提高利率,从而只能减少经常项目逆差。余永定结合宏观经济恒等式(I-S)+(G-T) ≡M-X,分析了2010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变化趋势,他指出,2009年美国私人投资减少、私人储蓄上升,恒等式左边第一项(I-S)是减少的,比危机之初减少8千到1万亿美元;而2009年财政赤字(G-T)将增加约1.6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私人投资与私人储蓄缺口的减少可能不足以抵消政府财政赤字的增加,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将可能进一步扩大。美国既要保证经济增长又要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很可能诱使美国政府采取更多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10年很可能成为中美贸易摩擦年。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分析了危机后的资产泡沫问题。他指出,实体经济和资产价格背道而驰,资产价格泡沫是由流动性支持的,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将流动性引向资产市场,资产泡沫导致成本上升(土地和工资)和投机气氛浓厚,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就业机会的创造需要靠企业家来创造,降息和扩张流动性不能解决就业问题。中国流动性之所以充裕,根源不在于中国,而在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美元贬值。2002年美元开始贬值之时,也是中国土地价格大幅攀升之际。美国大量的流动性不管是通过出口还是热钱的形式,都会流入一个洼地,热钱认为中国汇率没有上涨,所以这里是洼地。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中国银行机构将资金过多投入房地产行业,助长泡沫的形成。即使不考虑空置房,房价的上涨使得房租回报率只有2-3%,低于香港1997年时的房租回报率。流动性过剩引发石油价格上涨,最终将导致通胀上升,两年后央行将被迫开始加息。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展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他提出,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以美元为主使中国面临巨大风险,中国的外汇政策、汇率政策都在围绕这一问题做出调整,最佳的选择就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一轮经济危机会带来全球经济实力的重新洗牌,到2020年,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消费国,届时内需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最大的因素,这会导致5年以后人民币可能有一个比较大幅的升值,10年以后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上的90-95%可以实现自由兑换,2020年人民币会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但是相对美元它还是一个二流储备货币,因为人民币所含有资产容量不够多。从短期来看,外界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如果现在让人民币升值,则是非常愚蠢的,因为在全球流动性极度泛滥的今天,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大量热钱涌入中国,造成中国流动性失控和资产价格上涨,并可能使中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在今天出口企业仍然举步维艰、依然有上千万农民工失业的情况下,让人民币放手升值是政治上不正确的决定。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有5%以上的升值空间,今后几年人民币会缓慢但是逐步的上升。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