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鹏:三星打败两兆? | |
http://www.CRNTT.com 2010-05-07 11:02:50 |
台湾过去曾提出过“两兆双星”计划,其中两兆指的是半导体和影像显示产业,期待它们规模日益扩大,成为高科技事业的领头羊。但是最近一周,台湾在这两个领域发生了几件大事:属于半导体产业重要一环的动态存取记忆体业,其大厂力晶和茂德分别宣布减资三百四十亿和四百七十亿,影像显示器的大厂华映,宣布减资近一千亿;而在更早之前,同样也是此业大厂的奇美电子,出售给鸿海。以上这些减资或出售动作,皆是为了弥补这些公司过去的巨额亏损。这样看来,两兆产业虽因经济复苏而获得喘息的机会,未来仍面临相当的瓶颈,有待突破。 反过头来看韩国的三星,一间同时拥有动态存取记忆体和影像显示器的大厂,去年营收为全球信息产业第一名,约当三兆七千亿台币,超越美国的惠普、IBM、苹果、英特尔,也超过日本的日立和新力,更远超过台湾的鸿海与台积电。三星的研究发展支出约占营收一成;在半导体领域,其所拥有的美国专利数目居全球第一,超过英特尔、美光和德州仪器。 “要就做到第一,不然就退出。”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将其“第一主义”的精神发挥淋漓尽致。一九九五年,三星电子刚上市的手机出现不良品,李健熙下令回收全部十五万支手机,并在工厂全体职员面前引火烧毁。李健熙深信“一名优秀的人才,可以养活十万名人口”,他打破惯例,以五倍待遇赴日挖角,并亲自主持人力培训会议。 三星成功的基本动力,无疑地来自品牌和技术。事实上,这两项因素互为表里:品牌要能成功,就必须推出高品质的新产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透过不断的研发,促成技术进步。对于记忆体的产业,技术进步更为重要,每一间公司皆卯足全力要在更小面积的晶圆上,制造出更强功能的产品;这需要研发,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台湾的半导体业,诚如日前台大一场座谈会的与会者所指出,可以发展一些新方向,如绿能、医疗、车用电子;即使在动态记忆体方面,台湾还是有和美、日大厂合作,而成功“御韩”的机会。所以未来台韩如何消长,还有得拚,我们不必也不应气馁。 不过,有一点我们值得注意。三星拥有至少一千五百多名博士级的研究人员,这些人用他们的头脑,合作朝同一目标前进,如同集体“作战”。台湾呢?没有像三星这样整合型的企业,个别的公司难以雇用如此多的高阶人力,而台湾“整合作战”机制的规划又严重不足。台湾同领域高阶人力的数目和品质,或许不输于韩国,但这些博士许多分散在不同学校和研究机构,各行其是,自己选择研究题目,追求研究表现,与商业竞争无涉。请问,分散的人力和分散的目标,如何帮台湾的产业突破技术的瓶颈? 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善用优秀的人力。任何一个团体,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其成员个别目标是否与团体整体目标相契合。台湾目前没有,不可能,也不需要立即创造出一个三星,但还是应当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下,强化联合作战的机制。如果不朝这个方向努力,科技预算就算不断增加,恐怕也不能达到促成产业技术脱胎换骨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