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应脚踏实地完成制造业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0-06-04 08:04:18  


 
  中国也一样,扩大内需自然不错,但是,扩大内需需要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这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改革税制,限制垄断,触动几十年不敢碰的强大既得利益群体,这必须渐进式推进,不可操之过急。中国经济去年的“保八”,几乎全是政府投资的功劳。这一方面说明扩大内需之艰难,另一方面也证明,政府投资没能引发乘数效应,没能带动民间投资,这暴露了我们对内开放的不足。

  政府投资的低效益,民间投资的受限,结构改革的艰难,都指向一个事实,中国经济的增长,仍将依赖制造业和出口,这几乎是一种宿命。

  文章指出,中国创造需要真正的技术创新。三十年来,我们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成就,乏善可陈。新兴产业,没有哪个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我们这些年的进步,主要是开放和学习、模仿,而不是创造的结果。技术创新需要基础研究的突破,相关市场的培育,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这些,我们都还没有实质性进步。普遍和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对管制的迷恋和对市场的不信任,怎么能生出创新性的成果来?

  中国创造更需要做出自己的品牌。富士康这样规模的企业,也仅仅是为他人作嫁衣。也许我们低估了打造品牌的困难。品牌的本质并非技术水平高,而是其所有者的想象力和发展方向把握力。我们可以试着想象,如果麦当劳被中国企业收购,麦当劳作为世界品牌还能存在多久?看看这些年来有多少麦当劳的模仿者都销声匿迹了,这只能说明,对于快餐业的方向和品牌维护,只有麦当劳最有心得和水平,尽管麦当劳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是其中的玄妙之门,却不是一般人能把握的。说到底,品牌是一种文化,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还没有发展到创造大品牌的那一步。

  美国人虽然发明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但是,他们知道,没必要非得自己制造,进口是他们更便宜地使用笔记本和手机的办法。同样,创新虽然好,但是,终究不是说创新就能创的,如果我们把精力和资源,用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所谓创新上,而放弃了本来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就跟美国人去花精力制造笔记本和手机一样不明智。自然,将来随着制度的改进和学习效应,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创新成果,但是,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强求。

  文章最后说,发展经济的目的不是高科技,而是提高人民的福利。别人的发明,一样可以为我所用,这就是中国今日经济增长的现实。中国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等,产量都是世界第一,既解决了就业,也提高了百姓的福利水平。中国创造是方向,但在迈进的过程中, 我们先要安心做好制造业。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