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 | |
中评社台北论坛:客家族群政治板块变化 | |
http://www.CRNTT.com 2010-12-03 00:17:02 |
王保键:客家家族群的政治生态 台湾客家政治生态变化,以苗栗县为例,从苗栗县这几次选举观察,大概应该是:第一,客家选民投票行为的包容性比较高;第二,政党因素影响较大。苗栗县创县以来,一直都是客家籍人士当县长,一直到现任的刘政鸿才是第一位海线非客家籍人士。刘政鸿第一任当上县长的时候,当然某种程度跟政党的因素有关,可是也不全然是政党因素,一部分也与另一个客家籍的候选人──当时有另一位苗栗市长邱炳坤与刘政鸿竞选国民党党内初选,结果刘政鸿党内提名初选过了,所以国民党提刘政鸿,而邱炳坤则带枪投靠变成民进党的县议员。但是从客家人的习性里面,会觉得有背叛的感觉,所以那次选举里面,有一个布条是客家人要有客家人的县长,可是最后的选举结果是刘政鸿当选。 从2009年的县市长选举来看,政党因素是不是那么重要?我个人觉得当然很重要;但刘政鸿本身也有自己的影响力,因为刘政鸿在第一任的4年里做了很多事,包括能够吸引媒体,让苗栗人感觉到自己素质提高,譬如找了凯瑞拉斯办演唱会、找韩国团体等,办了很多大型活动,那种感觉是把过去文化沙漠的苗栗县素质提高了。 另外一个竞选阵营里的杨长镇,在竞选过程中基本上还是比较靠民进党组织的力量和影响。所以从这次选举观察,我觉得:第一,政党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二,候选人本身的条件也很重要;第三,客家人投票本身的包容性是蛮强的。这样的例子也可以用在今年2月27日的“立委”辅选。刚刚几位先进都提过了,这次桃园第三选区的“立委”辅选,其实就是中坜市,吴志扬是县长,中坜市本身又以客家人居多,但投票结果,陈学圣拿了4万多票,显见客家族群的投票行为是比较包容的,依族群去投票倾向,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弱一点点。 对于马政府的客家政策部分,如果把客家基本法当作是马政府的客家政策的话,我觉得对未来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一般庶民对“中央”政策的感觉或感受比较弱。如果真的会有影响的话,我觉得客家基本法未来的架构制度,包含客家公示语言、或客家特考,对客家自我认同的提高或对整个客家的感受,会觉得政府有在重视客家族群,这样的政策未来才有影响性。 客家族群在选举中的影响力有限 至于客家族群对五都选举的影响,刚刚几位老师也提到客家族群是所谓的隐性族群,因此,都会区的选举,而客家族群又是隐性的情况下,我认为会以客家族群来投票的倾向会比较弱。从上次(第七届)“立委”选举来看,像台北市选出的林郁方委员,他的选举政见对客家议题的着墨比较少。在此情况下,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本身是客家人的候选人,并不是靠客家票当选,选举过程中并没有很彰显他的客家身份或意识形态,他的选区跟客家比较没有直接关系。其他很多选区也有类似情形。 所以,我觉得,在五都选举里面大概看不到客家的影响力;2012年的选举,客家族群的影响力可能会有比较多一点点。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