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征婚启事》出书背后

http://www.CRNTT.com   2011-06-20 14:27:48  


陈玉慧征婚一百零七位男士,一个成功的也没有。
  中评社北京6月20日讯/二十年前,台湾作家陈玉慧以“吴小姐”的名义在台湾《联合报》等三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邂逅了一百零七名男士和一名女士,她将其中见面的四十二位男性记录下来,成就《征婚启事》一书。

  二十年来,这本书先后多次被改编成舞台剧和电影。舞台剧于1993年由台湾屏风表演班推出,创下观众人数最多的记录,至今仍在上演;台湾导演陈国富改编的电影《征婚启事》,刘若英主演,获1999年第四十四届亚太影展最佳改编剧本;大陆导演冯小刚则将其拍摄成贺岁电影《非诚勿扰》。

  尽管早已名声赫赫,《征婚启事》一书却在今年五月才真正由上海九久读书人引进,在国内首次授权出版。六月,作家陈玉慧在上海举行新书发布会。关于“征婚”,二十年后的陈玉慧依然“悲观”。

那些寂寞的征婚者啊

  “生无悔,死无惧,不需经济基础,对离异无挫折感,愿先友后婚,非介绍所,无诚勿试。7××-06×9。”回忆起当年的这则“征婚启事”,陈玉慧笑说:“我那时候说的也不清不楚。看上去好像没任何要求,其实没要求才是最高要求!”

  “无形剧场(Invisible Theatre )是我在巴黎学戏剧的年代相当着迷的一种戏剧呈现,表演戏剧的人不一定站在台上,参与戏剧的人也不一定坐在台下,戏剧文本也不一定非得有剧本台词不可。于是我在报纸启事栏刊登广告,开始一场报道式的无形剧场—演员是我与一百多位应征者,剧场就是整个台北。我忠实地记录下来征婚的故事,也忠实地记录着自己。”陈玉慧这样谈当初的写作创意。

  事实上,“征婚”的行为一方面是从巴黎学习戏剧归来的陈玉慧的突发奇想,另一方面也是当时年近三十岁的未婚女子内心真实的渴望。“我那时候的确很想结婚,想结束一个人的生活。”这本写于二十年前的小说,恰恰道出当下大陆社会正在发生的情感现状。“征婚”成为平台,人们通过互联网、电视节目进行沟通,喧闹背后却埋藏着现代社会个体内心的孤单感受以及对爱情的渴望。某种程度上说,二十年后与读者见面的《征婚启事》是一则仍在继续的故事。

  “我想,我以后不会征婚了。可能也不会结婚。”当年的陈玉慧在书的结尾,写下了这样的结论。那些曾与她见面的寂寞的征婚者,一个个消失在茫茫人海。“我跟他们没有了任何联系,只有其中一位,二十年前《征婚启事》第一次在台湾发行,他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给我送来一束花,放下便走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