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伦敦骚乱,你知道的都可能是错的!

http://www.CRNTT.com   2011-08-11 11:31:23  


 
  而在今天,公开的歧视已不存在,但操作和细节上的手法依然敏感。1985年时,伦敦警察厅有180名少数族裔警官,现在则有3000名。黑人和警察的关系虽得到改善,但在911后以及伦敦爆炸案后,伦敦警方在巡查、安检等领域的做法让很多少数族裔感到了压力。2010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一份调查显示,在英国平均每位黑人遭遇盘查的次数要高出白人26倍,亚裔被盘查的次数高出白人6.3倍。而在此前的记录里,黑人一般高出白人10.7倍,亚裔约为2.2倍。“这令人很是不爽”,2010年一位在机场接受新式安检的加勒比非裔受访者接受《卫报》采访时说道。 

  问4:经济萧条,助推骚乱? 

  太过笼统。将原因归结为英国国内高失业率、财政削减、经济不景气、是一个貌似正确但实则可以套用到大多数社会问题的“万金油”答案。英国政府虽有长期的削减政府财政预算的计划,但目前的政府公共事业支出仍然高于去年同期,简单地将财政削减作为理由并不那么令人信服。另外,英国自2008年以来经济一直不佳,失业率自09年中期以来一直维持在7.5%-8%的范围内,近期也并无大的变化。经济不景气显然是本次骚乱的背景因素,但是为何今次爆发这样大规模的骚乱,也不是这样三言两语能够讲清的。

  英国政治记者玛丽.里德尔分析认为,本次英国骚乱与之前希腊发生的骚乱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骚乱的主力来自于社会中产阶层,而英国这次骚乱则来自社会底层。但《经济学人》的文章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骚乱者中被广泛使用的黑莓手机说明,贫困可能并非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托特纳姆所属的地方政府把青年服务项目预算削减了75%。不过,假如没有削减青年服务项目预算这一冲击,上周末的骚乱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或者,是不是至少能缓减一点紧张气氛呢?这也很难说。

  问5:社交网络,推波助澜?

  实为大谬。暴乱发生后,有媒体称,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交网站对此次骚乱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表面上看起来,“好事者”利用推特组织抢劫,并通过“脸谱”展示“战利品”,并呼吁对警察使用暴力,但工具终归是工具,“枪不会杀人、人才会杀人”。在没有推特、脸谱的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伦敦也发生过16次骚乱,社交网络不仅不意味着破坏和颠覆反而在促使社会进行自我反省和修复,而这一点,在最新的新闻事件中无疑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当地时间9日上午,暴乱事件后,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又一次通过“推特”、“脸书”集合在伦敦街头,这一次他们不是相约上街抗议,而是拿着扫把相约去清理街道——在推特上,有人发起了“Riot Cleanup”(暴乱清理)行动,并得到广泛响应。“这个国家有不争气的年轻人,也有深深爱着它的国人。”——一位网友在骚乱事件后如此评价道。

  问6:军警当局,“从快、从重、从严”控制骚乱? 

  不会。此次事件中英国警方表现依然非常克制,甚至有受访者称,面对暴乱者,警察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等着挨打似”的。托特纳姆议员大卫.拉米不客气地指责“警察工作出了差错”。而三十年致力研究警察执法和公共秩序的伍尔弗汉姆顿大学教授彼得.沃丁顿有不同的解释,警察在应对较大规模骚乱时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永远都是,与暴徒对峙控制局面、还是驱散人群。

  他认为, “如果暴徒继续攻击、破坏商店,从全局来看,允许他们继续下去、而不是将他们驱散,是避免暴力升级的最好方式。而且从操作层面上看,若警察要抓人,意味着至少一名警察要离开警戒线。若被抓的人反抗,甚至需要两三个警察才能制服”。1985年的骚乱期间,警官布莱洛克正在帮助保护现场的消防员,其他的警察转而处理旁边的歹徒,结果一群人蜂拥上来,将布莱洛克活活打死。同时,骚乱现场无辜的旁观者,也是警察的一大担心。2009年,G20示威期间,伦敦一名报贩遭警棍驱打后死亡,引起公众强烈不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