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12-05-08 07:56:47  


  中评社北京5月8日讯/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经过20年的努力探索,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并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与此同时,20年来也积累了一些不公平不可持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文章表示,今天,中国的转型与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迫切要求市场化改革导向的战略性转变,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实现这一转变,决定着中国转型与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前景。

  改变政府主导,追求市场主导下政府的有效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市场的有限作用

  文章称,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产物和过渡性体制安排,适应了经济起飞的客观需求。问题在于,这种增长方式过度倚重行政力量,限制市场作用,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大,忽视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不改变政府主导,难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改变总量扩张型的增长模式。就是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需要尽快改变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

  1.走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需要改变政府主导。

  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的潜在消费需求规模巨大,经济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上升通道。我们估算,中国潜在居民消费需求规模将从2011年的16万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50万亿元左右,这将为未来10年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要使这个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释放出来,不仅取决于政策调整,更取决于市场制度的安排与市场环境的优化。

  为什么过去10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潜在消费需求始终难以释放?2000年-2010年,最终消费率从62.3%下降到47.4%,居民消费率从46.4%下降到33.8%。这个悖论的重要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成为一种很强的惯性力量,牵引着国民经济长期在投资主导的轨道上运行,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影响了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倾向,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提升。

  与此同时,政府主导过度倾向重化工业,导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使供给结构难以适应全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由此,加大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这就需要尽快改变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实现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主导的战略转型。

  2.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需要改变政府主导。

  中国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也有巨大的投资需求。未来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和服务业比重至少还有10-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从短期看,投资对保增长是重要的。从中长期看,投资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才能有效地转化为消费,才能形成巨大的内在增长动力。这就需要把投资有机地融入消费主导的转型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实践一再说明,经济结构转型、投资结构优化,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产物,而不主要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现实的突出问题在于,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过于依赖投资,过于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过于偏向重化工业,导致投资结构扭曲,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这种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主要依赖行政力量的推动,是不可持续的。应以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为导向,利用市场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以在短期保持一定投资规模的同时,为中长期走向消费主导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3.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需要改变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使行政权力主导资源配置,导致要素使用的低效率和比较严重的浪费。土地、资源、资本、劳动等要素价格人为压低,客观上刺激了投资冲动,使投资挤占居民消费;更为重要的是,导致资源配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增加扩大居民消费的困难。

  这种状况长期持续,必然形成弱化市场的倾向,造成某些市场化改革的停滞、甚至倒退。中国30多年的实践说明,任何其他机制,包括政府在内,都不能取代市场力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中心地位。改变政府主导,就是不能用政府替代市场,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防止和纠正“市场失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