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王国维:一个自由主义者的正常死亡

http://www.CRNTT.com   2012-06-09 09:08:14  


王国维(1877年—1927年),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1927年6月2日自沉昆明湖。
  中评社北京6月9日讯/“事实上,如果把王国维之死重新推理,就会发现在‘他杀’的前提下进行重新解释,才能真正让这一个‘正常的意外死亡’得到证明,而王国维之死的文化意义也才能真正得到确立。”腾讯文化日前登载刘典侠文章“王国维:一个自由主义者的正常死亡”:

  王国维生不逢时,死亦未稳。生有五十年,程颐说“五十,数之成也,故损一以为用”,这就是说王国维的生不逢时了,而王国维的死因一直扑朔迷离,各种说法似乎都能自圆其说,又好像都不能盖棺定论,要破解这个谜团,必须用大卫•芬奇式的“十二宫”手法,抽去一个“一”,那么观堂老人之死则有机会水落石出,其生也会流转不息了。

  观堂老人之死有一个基本统一的判断:自杀。而其原因无非又分为以下几种:性格悲剧和历史悲剧等,这些说法几乎都是文化人从文化的角度来判断观堂老人之死,甚少科学依据,而在当时,也并没有提供可信的法医证明来推定王国维就是自杀。事实上,如果把王国维之死重新推理,就会发现在“他杀”的前提下进行重新解释,才能真正让这一个“正常的意外死亡”得到证明,而王国维之死的文化意义也才能真正得到确立。

  “自杀”就是王国维生命中必须抽去的“一”。

王国维自沉昆明湖 自杀?他杀?

  19世纪末,杜尔克姆将自杀归结为个人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在他的理论当中,自杀又可以分为:利他性、自我性、失调性和宿命性。对于这个说法,王国维是并不一定能够同意的,因为在他看来“人生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粗暴地移植这种世界观,是因为要怀疑越深,则内心的严肃越甚。在排除王国维的自残倾向以及遗传性疾病之后,如果我们假设王国维是自杀的话,那么几乎可以将王国维的自杀原因先圈回到杜尔克姆的四种自杀因素当中,也就是说,王国维如果是自杀,必须有逻辑可靠的心理动机,否则就很难确凿地认定他的死亡是“自杀”。

  溥仪回忆里曾说起罗振玉跟王国维之死有关,后来就有人在王国维的生平里找到佐证,说王国维是被罗振玉逼死的。但请注意的是王国维的遗书里有“经此世变”这四个字,如果罗振玉是“世变”,那么显然与王国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冲突的,这样一个在经世和自我完善中纠结的学术狂人,因为被自己的亲家欺负,而选择自杀,无疑是相当可疑的。

  中国的读书人历来有很浓重的本位思想,这种本位主义并非对应集体主义,而是开放的世界观念,中国人知有天下而不知有世界,是长久依赖的事情了,在这个前提下,小到宗族,大至道统,都有一个“己身”和“他有”的辩证关系。王国维家学渊源,在奉守正统名分上是非常讲究的,祖先里为官的很多,递有文武,出过抗金名将,王国维是很为此自豪的,曾经专门写过《补家谱忠壮公传》。王国维的身份认同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所以以陈寅恪和赵万里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将王国维的死归结为自杀,陈寅恪为观堂老人所撰的挽联中写:“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赵万里的《王国维年谱》中也从历史和个人等多个方面来推导王国维的死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