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去杠杆化要看清几个关键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3-07-20 10:58:59  


 
  中国进行去杠杆化有其必要性

  文章指出,必须明确的是,无论是杠杆化还是去杠杆化都是双刃剑,不能简单的评论其优劣,关键取决于当下的经济形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去杠杆化是以“阵痛”换取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

  1、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去杠杆化来营造稳健的金融条件

  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倡导多年,近来改革脚步明显加快,如果条件成熟,改革的大幕将会尽早揭开。不过,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金融机构必须要有充足的流动性和稳健的经营策略,汇率市场化更是需要全面的市场化管理能力。

  说到底,这一切均建立在金融体系稳健的基础之上。然而,中国的金融机构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经济推动者的角色,虽然缺乏丰富的高杠杆化率的金融产品,但已习惯了保持较高的杠杆率。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杠杆大约为20-25倍左右,高于美国的商业银行。

  2、资金在实体经济外“空转”需要去杠杆化来实现倒逼回流

  资金“空转”是指金融机构的资金未能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向了证券和房地产等资本市场。未能真正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虽然资金“空转”会使银行在短期内轻松获利,但极易引发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而导致资产质量下降,并使银行信用受损,最终的结果完全有可能让银行的成本和风险数倍于收益。6月前10天,全国银行信贷增加迅猛,其中,银行新增贷款70%以上是票据融资,甚至出现动用隔夜拆借资金做票据贴现的情况。

  与之相对的是,一般性贷款增加很少,这说明很多钱没有落到实体经济中。在银行追求资金“空转”获利、将同业业务不断演化、脱离实体经济需要时,风险隐患已经埋下。通过同业业务,商业银行可以暂时缓解资本压力,减少对资本的消耗。但无论是同业资金“空转”,还是房地产、融资平台领域,银行资金并未真正进入实体经济。

  去杠杆化的过程可以通过收缩资产负债表来约束银行的信贷规模,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抑制表外业务的过度扩张。“空转”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实体经济缺乏盈利能力和投资热点,另一方面是虚拟经济存在较大的获利空间。通过杠杆率的控制,达到此消彼长的效果,将“空转”规模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倒逼资金向实体经济回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3、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去杠杆化来抑制投资冲动

  中国地方政府的绩效机制、国有企业的天然禀赋以及政府对银行决策的干预使得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投资冲动特征。地方政府具有刺激经济的冲动,企业具有增加产能的冲动,银行具有扩张信贷的冲动。中国经济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的产能过剩已不仅仅是局部过剩,而是表现为大面积、泛行业的全面过剩,抑制产能过剩已成为当前十分突出的经济问题。去杠杆化,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上游约束。通过对融资渠道的约束,为抑制产能过剩提供了一道闸门。去杠杆化从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两个方面提供了有效管理的空间。

  4、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需要去杠杆化来逐渐消化吸收

  经济衰退的初期是私人部门的去杠杆化,这时的财政往往会以加杠杆的方式吸收负面效应。此后,财政债务问题将会成为节点,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放任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将会因短期利益而导致经济陷入低迷之中,拖累长期增长。随着投资边际收益的递减,地方财政收入也陷入了增产不增收的窘境。

  地方为缓解财政收入和债务压力,或将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创收”,使市场不仅会预期未来地方财政收入敞口风险,而且将累及同样高负债的私人部门,导致股市、债市风险溢出。在经济形势倒逼之下,去杠杆化策略成为不二之选,地方金融债务的去杠杆化首当其冲。中央最近已经提出政府要过“紧日子”,实际上就是缩减债务,量入为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