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兴市场国家是中国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渠道

http://www.CRNTT.com   2013-11-28 08:04:09  


  中评社北京11月28日讯/中国经济增速已从2007年二季度的15%降到今年二季度7.5%,三季度增速略微回升到7.8%。虽然短期 "企稳向好",然而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几乎减半。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生产能力与市场能力的平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发表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文章表示,中国经济增速继续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过去依靠发达国家的繁荣来拉动中国外需增长的局面已发生变化。形势变化带来两方面困局,一是"水落石出",即经济增速放缓后,企业和地方政府要应对成本、债务、产能这三块"石头";二是从整体结构看,中国的生产能力与市场能力不匹配的矛盾突出。

  应对这些困局,一个可能的解决方向是面向新兴市场进行对外投资,为中国释放产能开拓市场。

  生产能力与市场能力不匹配

  文章分析,经济增速趋缓使企业和地方政府面临"水落石出"的局面。压在他们头上的"石头"有三块:第一块是随收入增长不断上升的成本,第二块是债务压力,第三块就是"产能过剩"。经济增速放缓后,原来支持高速增长的生产能力现在变成大问题。

  然而真正清理过剩产能并不容易:将工厂关掉,一些工人就没有工作,这会对经济、社会造成很大影响。如何看待过剩产能,实质是如何看待生产能力和市场能力的问题。

  与中国经济体量相比,中国制造业产能巨大,远超中国自身市场的吸纳能力。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制造业附加值占全球17.7%,美国占17.1%;联合国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制造业附加值占全球20.7%,美国占16.8%。两组数据都说明中国制造业附加值已居全球首位。

  中国制造业产能附加值占全球20%,出口占全球11.1%,但中国的GDP仅占全球11.5%。从这三个数字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产能巨大,"卖的能力"和国内"消化能力"严重不匹配。

  目前外需乏力,但也很难指望内需完全替代降低的外需。原因有四点。首先,中国很多产能一开始就不是为内需而生,尤其是多年来扭曲的汇率机制导致国内外相对价格信号出现很大误差,使国内生产者产生错误价格预期,布下过多产能,这些产能很难仅靠内需消化。

  其次,不少地方、企业面临"三块石头"的挤压,成本压力、债务压力和产能压力需要时间来消化,不可能迅速恢复高速增长。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