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日本人在华地图

http://www.CRNTT.com   2013-12-29 10:54:35  


 
被打破的边界

  中国城市中的日本人大都聚集在传统生活圈里,但是这种“小圈子”正受到中国富有阶层的冲击。

  以北京为例,日本人聚居地段有着鲜明的特点:日本大使馆位于东三环外亮马桥路,周围的燕莎商圈以及麦子店区域分布着大量的日本企业以及日式餐饮店铺。这里也是日本外交公寓集中的区域。

  在整个区域里,除了“日本烧肉”、“东京料理”,也耸立着那些带有时代印记的标志性建筑。

  比如位于亮马桥路的二十一世纪饭店,全称是“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二十一世纪饭店”。它是1984年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共同倡议建设的现代化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设施,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由中日两国工程技术人员联合设计共同施工而建成。

  与之相比,东三环边的发展大厦则是中日经贸往来的结果。它是日本野村不动产投资的物业,驻有三菱、全日空等一系列日本企业。

  当然,北京最有名的“日本建筑”是长富宫。它位于东二环建国门东南角,在1983年由北京市旅游集团和日本C.C.I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兴建。

  长富宫饭店名称中的“长”字取自中国的万里长城;“富”字取自日本的富士山,以此象征中日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像长城和富士山一样屹立不倒、万古长存。

  除了入住日本官员,每到新年,最有名的在京日本企业都会选择在这里举行年会。或者说,能够在这里举行年会代表着这些企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东三环北路的这片核心区域,一直辐射到东三环内的新源里地区、东北四环外的丽都,前者有大量日式料理餐饮企业,后者则拥有多所日本人学校。

  与代表了1949年后中国与日本交往历史的北京不同,上海的日本人聚居区更具有历史感。位于上海西南的虹桥---古北地区,是100年来日本人在中国的传统聚居区。

  香港《文汇报》曾称上海是“日本人的第二个家”。一个日本员工曾对中国媒体说,“在世界其他城市也有日本人聚集地,但唯独上海让日本人可以自成一派---这些日本人不用会说中文,也可以在上海过得很自在。”

  不过,这片日本人的“自在”区域也在发生变化。

  2012年底,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上海花园广场”里租住的500个日本家庭出现了大迁移。

  这里本由日本房地产公司负责开发、并配备了面向日本人的幼儿园等服务设施,成为有名的租赁公寓。后来几经倒手,最终购买了楼盘产权的中国企业决定将它面向中国富裕阶层进行销售分销。

  一位在这里居住的40岁日本男性职员说:“因为认为由于经济不景气,分销计划会遭遇挫折,所以不少日本人都坚持到了最后”。

  事实上,整个虹桥地区的日本人聚居区也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楼盘和商业物业重新包装,希望吸引有钱的中国人---过去因日本人聚居而“高档”的地价已经开始跟不上整个上海的平均增幅。

  在有不少日本餐厅的和平广场,一家日本餐厅的老板说:“周围的房租高得过了头,我还没找到可搬的地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