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回家过年的十大焦虑

http://www.CRNTT.com   2014-01-21 11:21:22  


 
  留守的孩子对爸妈很陌生

  孩子是爸妈的孩子,爸妈是孩子的爸妈,这是摆脱不了的血缘关系。到了许多留守儿童的身上,血缘关系还在,但另一股血液却逆势而流—与爸妈越来越生疏的心理血液在加速流淌。血缘意义上的爸妈,却成了自己孩子心理意义上的陌生人,这就是现实的残酷。

  过了年,许多孩子的爸妈都到城里打工了。据一家北京的咨询机构调查,中国现在与农民工父母分开居住的儿童总共约有6100万,约占全中国儿童总数的22%,中国农村儿童总数的38%。这些爸妈平时通过电话给自己的孩子传去几句关心的话,一年过去了,才能回家看一看孩子,抚摸一下孩子,与孩子一起吃饭、生活几天。这仅有的几天,太少了,不足以弥补孩子的心理缺失。

  户籍受限、生活成本高、孩子无法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让许多爸妈无法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在城市。这些爸妈尽不到做父母的培养、教育责任,他们的孩子又享受不到父爱、母爱,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爸妈不亲,从心里疏远爸妈,有的孩子甚至辍学、心理变态、走上邪路。一到过年回家,这些爸妈就会带着愧疚、焦虑的心情回去,还可能会自言自语:自己的孩子那么小就吃了那么多苦,还会认爸妈吗?自己的孩子还会有前途吗?

  怕走亲戚

  回家过年了,一般还得走亲戚。走亲戚,不能空手去,多少得拿点东西,算是懂礼节。如果亲戚很多,这花销也不小。如果再有一些晚辈的孩子们,要不要给他们红包、压岁钱,也得仔细盘算才好。如果这些礼节做得不到位,可能还会给亲戚留下苛责的话柄。

  礼节得用心做到,还得用心回答亲戚的问话。比如,“你现在工资有多少?”“去年赚了多少钱?”“你干到了啥职务?”“那谁谁是咱们家乡的大官,你找他帮忙了吗?”“找到对象了吗?”“生了孩子吗?”“买了房子吗?”“你大侄子哪天到你工作的城市上学,你得帮忙,好不好?”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关心话,都是些世俗功利的大实话,躲不过去,如果回答得不合亲戚心意,亲戚就会不高兴。

  走亲戚,也免不了吃饭、喝酒。一家一家地吃,一顿一顿地吃,直吃得肚大腰圆、脂肪厚,有时还得呕吐几次。亲戚比亲戚,若是在一家吃了,被另一家知道了,不去吃,就不合适,有看不起人之嫌。在比较传统的地方,上桌吃饭,还得讲政治,得论辈分、论头衔、论资历、论收入,有很多女性大厨忙活了半天,还是不被允许同桌吃饭。这饭吃得糟心!另外,许多爱美的人士,过完了年,还得想许多难受的办法减减肥。

  回不了家

  过年到了,有人回得了家,有人回不了家。回不了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在外当兵值勤的,有工作脱不开身的,有趁机赚钱的,有买不上票的,有交通不便的,有不喜欢回家的,有父母接过来一起住的,有出外旅游的,等等。其中,想回家,又因客观原因回不了家的,最闹心。

  古时候,诗人们常写几句文字,表达回不了家的忧思。比如,唐朝中期的戴叔伦,就在《除夜宿石头驿》一诗中说:“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其中有无限的感慨、凄凉、孤苦之情,在年关来临之时,透过笔锋、文字婉转地流淌出来。再如,唐朝边塞诗人高适,在《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一诗中说:“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自古相思最难受,尤其是万家团圆的年关到来之时,时空不能统一,身在异乡的游子任凭孤寂泛滥,摇摇晃晃地在相思的折磨中度过那个关口。今人不比古人,可能写不了那样的诗歌,但却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传递回不了家的遗憾和寂寥。

  那短暂的几天,在外地的他就是回不了家,年味隆隆,触情生情,加倍地想家,那种情形,那种难受劲,只有当事人心里明白是咋个辛苦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