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红包:从传统习俗到过年政治学

http://www.CRNTT.com   2014-01-31 08:56:53  


 
在大陆地区,红包的习俗曾在文革时期有短暂隔断

  文革时,“恭喜发财”、“红包”这些习俗都当作了“四旧”,被刻意阻断

  1967年,中国开始“破四旧”,过“革命化”春节:“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完饺子初一早晨就动手”。当时,民众被发动起来了,不准放鞭炮 、不准烧香拜佛、不准滚龙舞狮。“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革命化春节发起者更是认为:“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都统统见鬼去吧!”

  过年不说“恭喜发财”,说“祝您今年见到毛主席”。这么一过就是十几年。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再加之物质资源的极度匮乏,“红包”也就在绝大多数地方销声匿迹了,少数遵循传统的老人,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塞给自己的后辈。

  虽然大环境下,“红包”文化肯定是不被允许的,但一些小细节仍能看到这样的习俗的扎根之深,除了一些家庭偷偷摸摸的包红包外,高层也很难完全无视传统:1963年初,毛泽东开始“还债”,给章士钊2000元,此后每年寄2000元,直到1972年还清,共20000元,接着又开始“还利息”。有趣的是,毛泽东的“还账日”一直定在了每年春节后的正月初二。

经过动荡年代后,红包文化卷土重来

  如今,红包多寡被认为与经济实力有关,富豪和明星的“红包利是”往往更大

  在文革之后,“红包文化”其实有一个香港和台湾的向内回输。而在香港,是有派发“利是”(红包钱)的传统习俗,一般是已婚人士发给未婚人士、长辈发给晚辈、上司发给下属。由于派发“利是”者重在祝福和心意,收“利是”者也重在讨个吉利,因此香港普通市民派发“利是”的金额不大,一般都是10元、20元、50元而已。

  但对于那些并不“普通”的香港富豪们而言,他们派发的“利是”容量也往往不普通,而且容量多少是一件事关面子和情礼的事情。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每封“利是”钱一般是500港元,澳门的赌王何鸿燊,同样见人就派发“利是”,“利是”的含金量在数百到1000元之间,约是普通人的几十倍。这样的习俗也影响到了内地,明星和富豪们也往往会在节庆和喜事大派红包,2011年6月,演员孙俪和邓超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就在孙俪的经纪人给媒体派发礼物和500元红包时,还发生了两名在场的娱记为了争抢红包扭打的事情。

  正因如此,现在不少人觉得过节成本太高,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红包开销

  虽然和香港广州等地的“利是”有所差别,北方的红包会“厚实”一些,不过相对于见者有份的“利是”,北方“红包”则往往定向赠予较近的亲属。但不管怎么发,春节的红包利是开销都不会个小数目。

  在一项针对内地2500名受访者的调查中,有12.5%表示自己的过年花费在8600元以上,还有3.8%高于21000元。而这其中除去路费,就有相当部分花在了红包等人际交往费上。而《明报》在今年初的一项针对香港人的调查中,发现今年有六成表示会封20元利是,认为总利是预算会超过2000港币的人也在6成左右。

  不过虽然负担重,但这笔开销往往却不能省。中山大学的叶春生教授就表示:红包是中国人的一种交往方式,具有表达祝福的含义。实际上,这种交往方式的意义并不能低估,有时红包的来往会是个人身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一个确认,有时红包的多寡还是衡量彼此关系深浅程度的一个尺度。再次,对于一些人来说,它还是体现个人身份的一个标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