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朱清时南科大最后一课 | |
http://www.CRNTT.com 2014-09-28 12:18:43 |
“我认识这张照片上的每一位学生。”朱清时在9月25日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如是介绍,“相片上一个学生,自己参加美国组织的国际数学建模大赛,得了国际一等奖;一个学生,参加国内金融期货的一个大赛,得了特等奖;一个女学生,参加了食品科研工作,论文发表在美国《自然》杂志上;有两个学生已提前毕业被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录取…… ” “第一届学生四十几个,时间长、人数少,所以每个都认识;第二届学生188个,我只认识中间一部分;第三届就只认识个别了,因为时间短,而且人数也多了。”朱清时说。 最后一课的内容是“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回答钱学森之问”,这个主题朱清时在过去已多次提及。在演讲中,他再次总结了自己的改革方法前即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他将之归纳为以下几点:去行政化;实行能力素质与知识并重的选拔机制;四年学制,前两年上宽口径的基础课,后两年自选专业,以利于适应交叉学科的发展;实行书院制管理;逐步实现“自授学位,自发文凭”,由社会而不是教育行政领导来评价大学。 朱清时再次说起他的座右铭,来自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人生就像芦苇一样,很脆弱,但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这就是说,做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至少一个人的一生中要体会一下做人的这种伟大”。 2014年,南科大录取本科新生608人,相当于该校2011-2013年三年招生人数的总和,这一招生规模距离深圳市政府原本2000人的计划还有不小差距。目前该校学生已达1218人。演讲结束后的现场提问环节,一名新生向朱清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今年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了一倍,以后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朱清时说:“最理想的大学,可能是西南联大和加州理工学院,学生很少,老师很多……大学一定要有多种模式,核心还是追求智慧和真理。” 学生的提问逐步掀起高潮,到最后甚至有了一些悲情成分。一位2014级新生站起来说:“朱校长,您过去说,‘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敢跳车’。您为什么做了一届就卸任了,您提前跳车扔下我们,我们的路要怎么走?” 现场再次响起掌声。朱清时短暂沉默了一下说:“我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南科大的工作很操心,也很繁重。很希望有年轻、精力充沛、富有改革意识、更有声望的人来担当重任,谢谢你!”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朱清时被视为一个孤独的改革者。到了现在,他又说,“学生让他没有了孤独感”。 在提问环节,一个2013级的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朱校长,我有自己的一个看法想表达,在演讲前,很多同学围着您要签名,我感觉找您签名的,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表达对您的爱戴,二是想让您签名留字来激励自己,三可能是刷存在感。我觉得,与其淹没在找您签名的茫茫大军中,不如与您有精神上的思想交流。我希望您在演讲完后,能够安静地离开”。 朱清时笑了笑,没有接话。适当的沉默,已是朱清时的处事方式,2009年他上任后,曾抨击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坚决抵制教育部的诸多规定。离别之际的朱清时,已收敛自己的性格,去处理一些关系。在现场他如是说,“我从来不喜欢说官话,只是想把真实的想法说清楚”。 演讲最后,主持人提起开学典礼上的三鞠躬,提议全体学生起立向朱清时回鞠三躬。满场学生安静地起立鞠躬,朱清时站在台上,也默默地向学生三鞠躬。 礼毕,他安静地离开。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