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北京“以地取人”是在走改革回头路

http://www.CRNTT.com   2015-04-05 10:22:37  


  中评社北京4月5日电/昨日上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刘小军在北京市2015年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介绍,为促进实现北京市“以业控人”的人口调控目标,北京市今年将研究制订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吸纳北京户籍的劳动者就业。

  近日北京市有关官员称,今年将研究制定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吸纳北京户籍的劳动者就业。这一做法必将打破本已处于常态的择优录用的用人市场,还会被人们理解为地方保护主义,对非京籍人员是一种歧视。不论从其做法还是最终将产生的后果来看,这种“以地取人”的做法无疑是在走改革的“回头路”。

  以地取人,就会摒弃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用人原则。在这种用人原则下,用人单位不但不能选拔到更加优秀的人才,还有可能遏制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让一些拥有北京户口的人变得碌碌无为,不思进取。同时,一大批因为没有北京户口的优秀人才有可能会流失,没有了人才的竞争,创新驱动就没有人才保障,首都经济的发展肯定也会大打折扣。重新回到过去那种“闭关锁国”的发展模式,就是在走改革的“回头路”。

  以地取人,分明就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在世界都将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世情下,经济文化等思潮相互交融已经不可回避。正是在这种相互交融的背景下,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相互支持的发展模式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去,请进来已经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以户籍为条件来确定人才,分明就是对条件之外的人一种摒弃,这种摒弃,不但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更是对优秀人才的和先进经验的抛弃。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变化的事物,还想继续沿用老办法,就是在走改革的“回头路”。

  以地取人,折射了管理者的懒政思维。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如何让广大老百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养活自己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人才水平能力的挑选,一方面是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如何提高就业率着实让管理者为难。但通过以户籍为条件来解决这个难题肯定是行不通的,不光是就业者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可能用人单位也不会当慈善家,将不符合自己条件的人也招录进来。寄希望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和部分利好来解决本地居民的问题,而不是想办法增加岗位以解决就业难题,说明这些部门思维僵化,不能与时俱进,也是在走改革的“回头路”。

  解决老百姓就业,要从加强对就业者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个岗位;要多开发一些公益性岗位,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为更多就业者提供上岗机会,等等。但绝不是为了解决一时的问题,而走改革的“回头路”,开历史的倒车。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