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抗战老兵巡礼 万簏斌:走出野人山 | |
http://www.CRNTT.com 2015-12-07 00:05:51 |
万簏斌现在都觉得,能从野人山捡回性命,是个奇迹。晚年他皈依了基督教,洗礼之前问牧师,他一生行军打仗,身上背着人命,这样是否也可以?牧师说,这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你自问没有做过缺德事,行得端做得正,上天有好生之德,野人山就是明证。 野人山里不分昼夜,累了就带领队伍原地休息十分钟,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就继续走。沿途饿殍遍野,惨不忍睹,看到战友倒下了,万簏斌甚至不能为他们盖上尸身。 他悲痛不已,又无可奈何。 突然有一天,天气晴了。万簏斌听见上面有飞机盘旋,即按事前约定的暗号铺开布板联络,第二天飞机空投来了电台、药品、干粮等应急物品,惟晴天少、空投有限,仍难以应急,伤亡数字日益增加。 前后20多天,队伍终于走出了山区,依上级指示向印度前进。 据抗战史专家戈叔亚考证,远征军撤退的路线有5条,万簏斌所走的这条全长约650公里,起点是弃车转入步行、距曼德勒以北约500公里的曼西(Mansi)村,终点是印度阿萨姆邦小镇利多(Ledo),野人山的100多公里是最后一段;时间从部队陆续进山的5月13日到8月初。 野人山究竟埋藏了多少年轻的生命,至今未有确切数字。不过据杜聿明回忆,新五军从曼西出发时,包括军部(15000人)、新22师(6000人)、新200师(7000人)、新96师(5000人)约3.3万人,新96和200师中途改走其他路线,新5军军部和新22师残部走进野人山的近2万人,只有3000多人走出,死亡率80%。 “余悸犹存,诚非笔墨所能尽!” 由于伤亡惨重,部队转至印度蓝伽(Ramgarh)整训,至1944年孟拱战役后,万簏斌升为连长,奉调回国,参加衡阳保卫战。报到前,他回乡探望了1941年上高会战前匆匆成婚的妻子,方知自己在1942年3月得子。不过孩子不肯认这位未曾谋面的父亲,万簏斌既兴奋、又惭愧,夫妻相对而泣。 万簏斌说,抗战胜利后很多人复原回家,而作为职业军人,进入黄埔军校起就没有想过退伍。他在江西、山东、浙江教导青年军,1949年抵舟山,与蒋经国同机飞抵台湾。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