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专译:气候协定是改善中印空气污染的契机 | |
http://www.CRNTT.com 2015-12-15 00:06:49 |
尽管谈判各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了历史性的全球气候变化协定,但远水救不了近火,中国和印度的首都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雾霾影响,引起了民众的不满以及是否值得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争论。中印两国希望尽快解决多个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正好可以利用这次的巴黎协定来作出更多的改善。 为了回应公众对于空气污染的质疑,北京和新德里当局都针对废气排放量及汽车尾气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关闭了部份位于城内的工厂和电厂,甚至实施过汽车限行。不过这些规则是间歇性的,力度更大的措施也收不到很大成效。 例如新德里在2002年曾经将所有公共巴士和机动三轮车(auto-rickshaw)的燃料换成压缩天然气,但随着更多民众拥有交通工具,任何的改善和成效都被逆转了。而北京曾经在2008年奥运会和其他大型盛事期间实施限行并暂时关闭工厂,但事后总是会重现雾霾。显然两国都需要制定进一步减少汽车和工厂废气排放量的长远措施。 民众对于北京雾霾的不满得以让中央政府向地方官员施加更多的压力,让后者把治理环境放在GDP增速之上——废气排放量大的企业往往会受到官员们的优待,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同时,中央政府应该提供一个机会让部份产能过剩且污染程度高的国企关闭,例如制造钢铁和水泥的企业。 如果要令空气净化并达到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的制定的目标,中印两国都需要重新审视其越来越倚重汽车的城市文化。新德里计划要通过单双号限行来控制汽车数量,这是北京仅在紧急情况下才会实行的措施。两国首都有必要提高驾驶的成本——通过税收、道路拥挤费以及停车费用——并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不妨重新斟酌发放给农民的汽车津贴,转而投资在与电动车相关的基础设施上。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