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需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6-03-21 08:42:37  


 
  五是创新产业政策,实现由特定激励性产业政策向普惠性产业政策转变。在当前提质增效、压缩产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的背景下,需改进传统的产业政策,尊重经济规律,从完善企业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创造社会创新环境、支持重大基础性研究、提高产业公共信息服务等角度来制定产业支持政策。改进产业政策设计,将目前倾斜发展特定部门的产业政策,如对新兴产业实施的创新研究、环保节能的奖励措施,逐步完善成为长期的、综合性和普适性的创新与竞争激励机制。加快制定技术、质量、能耗、环保与安全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并严格施行,强化市场环境建设,弱化具体产业发展的内容,避免引起未来一窝蜂投资而出现产能过剩;加强规划的边界控制,强化市场发挥作用的内容,避免愿景多而抓手少,导致难以落实的规划指标成为“纸标”。

  六是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与服务转变。《报告》明确提出,“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为此,在投资管理方面,应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与服务转变,建立一个透明、规范、高效的投资项目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减少、整合和规范前置审批及其中介服务,促进投资便利化。按照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的要求,创新审批和监管方式,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要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运行、限时办结,规范审批核准备案行为,公开审批规则和办理程序,把审批变成服务,加快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互联互通”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线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审批方式的电子化、阳光化。严格中央预算内投资监管,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将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大厅功能,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指导服务。建立项目全过程监管机制,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

  七是创新项目管理,实现由单纯的项目管理向重大战略谋划、规划制定、政策协调转变。政府的宏观调控部门要真正从微观的项目管理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上,进一步发挥综合经济部门优势,主要职能向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事务延伸,向实际操作层面延伸。聚焦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统筹宏观政策制定和重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有效推动对外务实合作,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战略和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充分发挥规划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作用,做好、做精、做实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制定专业领域、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各规划间关系,做到全国一盘棋,突出地方特色,不面面俱到,不重复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好规划落实工作,不强调单个规划,而是从国家层面推动一系列规划有序进行,梳理细化配套规划和措施。

  八是创新政策工具,实现由短期刺激向利用市场信号进行调控转变。尽管本届政府反覆强调,“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但是,短期内需求端的过度收缩,仍然需要用逆周期手段和工具加以应对。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在潜在经济增长率难以确定的情况下,未来可适当淡化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关注,更加重视利用就业、物价、利率、汇率、产业景气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判断经济运行是否处于合理区间、是否接近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防止在宏观调控上发生方向性错误。宏观调控需要始终坚持“中线思维,区间管理”,对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等分别设置过热和过冷的区间预警指标,并在每一个年度进行适当微调。只要经济在目标区间内运行,没有触及“上限”和“下限”,就应保持政策稳定,保持战略定力,不应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提高对增速放缓的容忍度。这样会给市场主体更加明确的预期,会使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更富弹性,使调控更加主动灵活,上下都有回旋余地。

  九是创新调控视野,实现由传统的侧重国内经济调控向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转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大利用外资发展中国家,年度投资流量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与全球经济的互联互动、相互依赖、交融合作不断加深,其深度、广度前所未有,其复杂性、多样性前所未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对全球的影响日益加深,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的流量和存量不断增加,物价与汇率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愈加复杂、与国际市场的互动更加密切,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性和被动性前所未有,中国经济真正具有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切要求我们在观察和谋划国内改革发展,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等各项事务时,不能再孤立地看待自身和世界,不能再忽视巨大的政策外溢效应和政策沟通协调的必要性,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密切跟踪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变化,认真评估分析对我影响,主动加强政策协调和沟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事务,参与双边、多边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全球治理能力,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拓展发展空间,维护开放利益。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