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情况下,中欧班列仍开行超万列。 |
中评社香港6月6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吴白乙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发表专文《变动中的中欧关系及其基本走势》。作者认为,欧盟本身是一个复杂力量的集合体,它通过成员间协商,以制度建设为途径规范和整合各方利益、观念意识、行动能力。在这个“仍在路上”的建构过程中,各方之间的差异性带来多重政治博弈,只有用超级繁复的游戏规则来体现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这也造成欧盟权威性、生命力存乎于自身的不稳定性当中。面对当前中欧关系出现的复杂、多变现象,我们必须“由表及里”地看待事态发生的机理,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欧盟的特性,以超常的耐心和高超的能力去作出回应。文章内容如下:
近一个时期,中欧关系发生的几件事引起人们的困惑与担忧。2020年底,双方达成《中欧投资协定》。2021年3月22日,欧盟以“侵犯新疆人权”为藉口对4名中国官员、1家实体实施制裁,乃近30年来首次。中方随即宣布对少数恶意宣传虚假信息的欧方相关议员、学者和实体予以制裁。4月7日,在与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中,默克尔再次表示“欧中加强对话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对世界有利,德方愿为此发挥积极作用”。相隔不到10天,习近平又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峰会,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法德领导人均表示愿与中方加强多领域合作,共同推动《中欧投资协定》尽快批准生效和中欧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5月4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对法新社记者言称,“鉴于目前欧盟对中国实施制裁而中国实施反制裁,包括针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反制裁,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批准协议”。不到一天,欧盟对外发布书面声明说,舆论对东氏谈话的解读不准确,批准过程不能与更广泛的中欧关系分开,“批准的前景将取决于局势的演变”。
中欧关系的一波三折似乎印证了时下国际形势特点——“可确定的唯有其不确定性”。然而,中欧关系的不确定性何来?下行的限度何在?作为最大的外生变量,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继续主导欧洲和影响中欧关系?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得不从欧盟内部权力机制、欧洲制度文化的特性以及中欧、美欧关系基本矛盾的变化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