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中评智库:中美东亚博弈与台海影响 | |
http://www.CRNTT.com 2021-08-08 00:02:11 |
2007年初,陈水扁又提出“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7月,台湾“公投审议委员会”通过了“入联公投”案。随后民进党发起“公投护台湾、加入联合国”大游行,陈水扁亲自参加。2008年2月,民进党当局决定,“入联公投”、“返联公投”与“总统”选举合并举行。大陆国台办发表声明,“陈水扁当局执意举办‘入联公投’,是谋求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走向‘台湾法理独立’的重要步骤,是变相的‘台独公投’。”⑦美国也对民进党当局密集施压,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Condoleezza Rice)表示,“我们认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进行‘公投’是一项挑衅性的政策,将不必要地增加台海地区紧张局势,而且也不会给台湾民众在国际舞台上带来实际的利益。”⑧时任“美国在台协会”(AIT)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F. Burghardt)甚至带着小布什总统的授权书,与国务院台湾事务负责人史伯明(Douglas Spelman)等人赴台施压,并公开批评陈水扁“走后门”。⑨ 可以看到2000-2008这一时期,台海格局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局面,即中美“联合压独”,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虽然学界对于中美共同“管控”台海存在不同的声音,但事实就是中美在共同利益面前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一时期台海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中美“联合压独”,但是双方的出发点却有着显着区别,中国是从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角度出发反对台当局的“台独”活动;而美国却是从维护自身在台海的利益出发,有限度地“施压”民进党当局。中美虽然在事实上形成了“联合压独”的合作局面,但并不意味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消失或者减少,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也没有降低。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不会因为台海局势的变化而改变,不会影响到台湾作为美国“棋子”的作用。在陈水扁执政时期,美国对台军售17次,数额达到110.17亿美元,年均13.8亿美元。美国的台海战略是维持现状,既不希望两岸走得太近,也不希望两岸关系太坏,其实质就是控制或者缓和两岸危机,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危机。⑩ 2.美国强化“以台制华”(2008-至今) 2008年台湾实现了第二次政党轮替,承认“九二共识”的国民党上台,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向好的局面。然而,美国对华的战略思维却没有因为台海局势的缓和而改变,在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下,中美在陈水扁执政时期“联合压独”的默契消失。奥巴马时期美国深陷国际金融危机,出现相对衰退,而中国经济的表现依然强势。据统计,中国在奥巴马任期内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2%,而同期美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袛有1.52%,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16年中国GDP达到美国的60%左右,构成了权力转移的门槛。⑪随着中美实力的接近,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逐渐开始由合作向对抗转变,中美关系出现“螺旋式下降”,即不是直线式的迅速下降,而是有曲折和反复的“螺旋式下降”,双方绝大部分时间是合作关系,但是合作的程度逐渐降低。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