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两制台湾方案的福建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3-08-17 00:06:03  


 
  1945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归华夏版图,闽台两地被侵略势力弱化的连结关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补强。在台湾接收过程中,福建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建后的台湾行政和公共事业系统,也深深地留下了福建的印记。〔26〕在临近光复前,福建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当年的行政体系中,福建省公权力机构已高度关注并着手研议协助台湾复省及社会重建等相关工作,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干部人才储备等各个方面。其中,不少准备投入台湾参与社会秩序维护的员警在福建长汀、三元等地培训,超过7成为闽籍人员。在台湾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个层面的重建过程中,福建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闽台两地互动掀起了一轮高潮,社会融合发展得到跨越式的推进,经济社会连结进一步强化。可以说,在台湾社会重建及“再中国化”进程中,福建扮演的角色功能积极且正面,极大地助力修复日本殖民统治给岛内造成的冲击与创伤。福建除了大量人员参与台湾社会重建与修复外,闽台两地人员交流、互通有无、互助赈济成为阶段性新常态,有力地再次强化两地的连结。不管是历史上的闽台治理实践,还是台湾光复重建工作中的福建扮演角色功能,均可为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融合发展强劲势能夯实“两制”台湾方案的“闽台社会基础”

  经过多年的密切发展,福建事实上已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中,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并累积了诸多成功的经验。近年来,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尤其是闽台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个层面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效。这些既有成果产生了“外溢效应”,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及可效仿的经验总结,甚至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两岸融合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之下,尽管受台湾岛内的政治因素牵制,在特定程度上影响了闽台融合发展的进度与进程,但原有的根基及融合发展现状依旧具有不容小觑的规模效应及正向效益,对深化闽台融合发展依然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福建不断加大探索适应新局势的融合发展策略,以规避负面因素,跳脱既有局限,创新模式及探索新路径,不断为推动闽台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近年来,福建在推进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小三通”的基础上探索如何率先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的“新四通”。同时力促两岸应通尽通,在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等各个层面进行发力,推进和密切闽台两地的融合发展。各个层面的深化合作及融合发展,正面效益不断显现。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来,闽台贸易额超1.2万亿元、实际利用台资超300亿美元、公布实施225项台胞台企同等待遇、台胞入闽超1400万人次、向金门供水超1500万吨、来闽实习就业创业台青近4万人,福建对台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客观反映了福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的实践创新。〔27〕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