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郑永年:执政党需吸纳社会力量促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08-12-30 17:17:37  


 
  在很多方面,国家能力是失败的。如果不能有效地把钱用到社会改革的方方面面,那么就是失败。谁都意识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就是改革不了。

  医疗改革争论已经多年,还在争论。原因似乎也很简单,钱掌握在既得利益手中,他们不想把钱花到造福于社会大众的社会制度的建设上。对既得利益来说,现有的社会制度已经有利于有钱有势阶层,何必要进行改革呢?

  如何克服阻力来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显然,政治改革是关键。而政治改革的关键则在于政治过程的开放。中国幷不是没有任何形式的政治改革,但大都是体制内的改革。这些年来诸多体制内改革效果幷不显着。因为是体制内部改革,往往是左手改革右手,没有任何力度。

  在政治改革方面,中国已经没有超然的力量。在强人政治的时代,例如毛泽东和邓小平时代,领袖们能够超越于官僚体系之上进行改革。没有了政治强人,中国靠什么来改革?靠解放思想,靠政治创新。解放和创新就是要产生一些和既有的事物不一样的事物。

  思想解放和政治创新首先就是要解决谁来改革的问题。就是说,改革的主体是谁?毫无疑问,是执政党。但执政党如何能够获得改革的动力,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改革主体呢?没有任何办法,执政党改革主体的确立只能通过执政党吸纳社会力量来达成。

           执政党须吸纳社会力量

  政治向社会开放至少有两层意义。一是执政党向社会吸引官员。中国政治制度不学西方,但这幷不是说不能向社会吸取改革者。新加坡是个很成功的例子。

  新加坡的大部分高级官员甚至是领导人都是由社会培养的。他们进入执政党之前都是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精英。从社会吸纳人才有效地解决了执政党必须是人民的一部分的问题。

  与之相比,中共都是从内部培养干部,培养的往往是官僚类型官员,没有全局观,没有社会观,也很容易和人民和社会脱节。

  二是向社会分权。中国的分权总是在不同政府层级之间进行,也就是说权力的分配总是在政府内部进行。这样,向中央集权往往变成专制,向地方分权往往产生很多土皇帝。向社会分权就是就是向社会寻找继续改革开放的动力。

  近年来,权力迅速向中央倾斜,但是社会还是那样无力,所以改革也无动力。要产生改革的动力,权力在向中央集中的同时也必须向社会分权。

  当改革开放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抱怨改革开放,否定改革开放,都没有出路。所有人都知道,中国再也不可能往回走了。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的改革和开放。

  而新的改革开放也不是从前的重复,新的开放必须是向社会的开放。不管阻力有多大,开放政治是中国必须追求的目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