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香港教育“重英轻中” 影响竞争力

http://www.CRNTT.com   2009-01-29 09:01:20  


香港的教育需要深刻反思
  中评社香港1月29日讯/香港资深评论员周八骏今天在《文汇报》发表文章,评析“香港优势与语言”。作者认为:“不能听任、更不能助长“重英轻中”的传统持续下去,不仅因为不利于香港“人心回归”,而且阻碍香港与时俱进、巩固和提升整体优势。”文章内容如下:

  过去30年香港与国家的关系是由分离到回归到经济一体化大势所趋。未来30年香港与国家的关系将是在“一国”之内,协调“两制”在经济上实现一体化,同时在政治上共同发展。因此,香港需要巩固和提升使用英语及其他历史遗留的优势,也必须培养和发展新的优势包括使用中文的优势,以适应急剧变迁的大环境、应对21世纪更加激烈的多重竞争。 

  2009年1月13日《明报》A6“笔阵”发表马家辉先生题为《孙明扬应该改一下他的麻雀战法了!》的评论,尖锐而剀切地指出:“用‘微调’和‘fine-tune’辞汇描述他的教学语言政策,显然是彻头彻尾的掩耳盗铃”。 

  有人如果以为玩弄政治小动作就能够“偷天换日”,香港岂不是沦落到了任人“指鹿为马”的地步?中文辞汇之丰富是信手拈来就有足够描述当前关于所谓微调中学教学语言方案的成语的。当然,那需要对中文有基本的掌握。 

            马氏说法难令人苟同 

  马家辉先生尽管辛辣地讽刺了所谓“微调”之虚伪,却对推行母语教学大张挞伐。他称——香港向来是国际都会,殖民已久,无论从民心倾向到现实取向,皆视英语为最关键的社会文化资源,说难听,这叫做“崇洋”;说好听,这叫做“务实”,即使于回归之后,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亦应保持这种优势和地位,不可承担任何退步的政策风险。这便是极重要的“其他因素”,在没有良方把社会风气改弦易辙、把香港定位改方换向以前,贸然大张旗鼓地推动所谓“母语教学政策”,甚至不惜把学校和学生硬切成中英两半,肯定是“冒进主义”,用全港师生家长的血泪作为官迷华人的冒升阶梯。 

  坦率地说,这段话是真理与谬误相混,基本上是不敢苟同的。 

  的确,香港至今还拥有的不少优势是历史遗留的。对这一类优势的肯定,的确,与香港相当一部分居民在九七前的生活和感受相联系。正是这样的联系,加之回归以来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多种因素使香港经济跌宕,至今,对于特区政府来说,如何既促使香港大多数居民认同回归后的新身份、又维护香港既有的优势,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使命,却又是一项无可回避的职责。 

  问题的复杂性要求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把“重英(语)轻中(文)”的社会风气称之为“崇洋”“恋殖”,也不能听任、更不能助长这样的传统持续下去。 

  不能简单地把“重英(语)轻中(文)”的社会风气称之为“崇洋”“恋殖”,是因为笼统地这样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有相当一部分香港居民重视英语而不轻视中文,此其一。即使“重英轻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迫于社会习俗,是为子女或本人职业生涯计,此其二。 

  然而,不能听任、更不能助长“重英轻中”的传统持续下去,不仅因为不利于香港“人心回归”,而且阻碍香港与时俱进、巩固和提升整体优势。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