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最该关注还是确保公平 | |
http://www.CRNTT.com 2009-06-07 11:00:49 |
2009年普通高考今天开始。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同样牵动了政府、社会、每一位考生家长的心。显然,对应试学生而言,高考幷非只是卷面上的问号、选择题与填空题,因为从准备高考到最后尘埃落定,与考生同样需要过考的,还有社会与家长对高考抱持着怎样的态度和心理,以及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和对高考制度的把握。 今年有1020万考生参加高考。与此对应的,是经久未衰的“全民关注高考”。考场外目光焦灼的父母自不必言,为了尽心尽力,有许多家长提前请假,在考场周围租住陪考;为了给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各地政府部门也都出台了照顾考生的政策。比如,北京交管部门推出高考期间九项措施,包括6月8日接送考生车辆不受尾号限行限制。 过去一段时间,高考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之一。人们注意到,关心高考、呵护考生,已成一种时尚。与此同时,“高考经济”也纷至沓来。高考房、高考餐,有的家长购买医疗设备给考生吸氧……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各地还制定了高考期间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预案,在考点配备口罩,出现疑似病人启用备用考场,一旦出现疫情将得到科学有效处置。 凡此种种,可谓无微不至,它们无一例外地显示社会对高考的重视与关切。这也是一个社会应有之风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尚待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许多人更关心的仍是高考的制度环境和考试公平的建设。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有不少年轻人选择放弃高考,直接走入社会,打拼人生。但是,这样心甘情愿放弃高考的人毕竟是少数。许多人放弃高考则是由于家庭贫穷或其他原因。说到由于贫穷而放弃高考,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农村考生中。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尤其是迫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天之骄子”之风光不再、好工作难找,许多农村学生上高中只为拿毕业证,以便外出打工。此外,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弃考。 显而易见,这两种压力,无论是家境贫寒还是学校势利,都使一些考生失去了叩开大学校门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对那些有缘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也可能由于种种人为因素受到挫折,而这种人为因素主要体现为权力的暗箱操作。不久前,有媒体就披露了浙江绍兴一中高考航模加分的怪现象:在绍兴一中2009年提出航模高考加分申请的19名考生中,13名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其余6名是教师子弟。不仅是绍兴一地,浙江宁波、温州等地也有学生从未参加过航模类比赛,也缺乏相应的能力与特长,却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消息。(新华社6月6日电)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当所有考生不得不为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而熬苦求学时,这种莫名其妙的加分奖励,实则是对他者权利的公然剥夺,是对考试公正的公然践踏。高考加分制度涉及每一位考生,涉及教育的公平,因此制度的设置和调整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论证,确保每个考生的加分资格真实有效。 因此,今日之关注高考,最该关注的其实还是如何确保公平问题。随着中国社会进一步开放与多元化,年轻人的成才路径越来越多,许多人对高考的态度也已悄悄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具体到高考本身而言,也远不如当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那般壮烈。 如今,不管是报考人数还是录取率,都有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录取率将近62%。在此意义上,对高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之以平常心。然而,对一些破坏高考公平公正之现象,从政府到社会都应该睁大眼睛。因为它们对考生的干扰,幷不亚于考场之外声声刺耳的噪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