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胀逼迫民间投资 不智之举 | |
http://www.CRNTT.com 2009-06-15 11:14:34 |
投资者报发表评论员席梁村文章表示,在这个五月,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惊人的超过38%,是自2004年中国经济过热以来最快的增长,这很容易让人们联想起上一次经济过热和通胀,政府信贷增加和国际原材料涨价,把上一轮经济和通胀都推向了高峰;现在,信贷宽松和石油、铁矿石等涨价都出现在了眼前,这无不在发出通胀的警告。 那些持币待购、等待着虚高的房价价降温之后再出手的市民正在遭受当头一棒,温州的投资者们已经开始在杭州排队买房,而且是“一不看房,二不问面积,三不管户型,只要有房就下单,一买就是一个单元”。 据媒体称,5月份,杭州楼市以超过1万套的成交量刷新了历史记录,比07年6月金融危机前创下的单月最高纪录还多了4000多套。 那些眼看着自己的生意江海日下,内需乏力,外贸又接连以两位数下滑的民营企业们,也开始要考虑投资点什么了,如果投资变成了生产,生产又找不到市场,那就会形成政府和业界都最担心的产能过剩和库存了。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投资没有市场,国家埋单的项目很难抢上,手里的钱在通胀的逼迫下又必须换成资产时,这股巨额资金恐怕就会流入股市和楼市。据媒体称,在民间资本最为雄厚的浙江,截至09年4月,全省存款余额为40396亿元,比08年底高出了16%。 文章称,这股资金一旦流入到楼市和股市,将会助推中国经济虚火上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5月份较上年同期增长38.7%,5月份商品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26.4%,一边是大干快上,一边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很难卖出去,中国的经济不是虚火上升是什么。 政府缺乏调度民间投资的手段,但是政府似乎更喜欢用用投资来刺激通胀,用通胀来逼迫民间资金出笼、来完成保八保增长的目标。 如果这是现有的一个政策选项,那么政府应该慎重选择。上一次通胀,中国能够扛过去,是因为当时还有外贸出口的强劲增长。内需和外需是消化投资的两个方向,现在的四万亿投资和天量信贷大部分流入基础设施、流入国企,带动就业比第三产业少得多,而带来的更多的可能还是“官富”而非“民富”,这样的情况下,内需堪忧,中国的经济将完全压在美国经济复苏的一个稻草上,中国不应该冒这样的风险。民间资金流入楼市和股市后,将会增加中国经济更大的风险,同时也挤占了其他消费,再次打压了内需。 文章认为,当务之急的选择,对民间资金,应该变压迫出笼为疏通引导。比如对于民企来说,一方面大行减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住了中小企业就是保住了就业;另一方面,趁此经济低迷,国企利润缩水之时,为民企打开一扇通往垄断行业之门,比如铁路、石油等领域投资,以民企的高效率对冲金融危机的影响。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更不应该以通胀式恐吓赶购房者上船,而是应为为居民消除后顾之忧,铲除房价、医疗和教育三座大山,尤其是医疗和教育,只要政府一视同仁,让民间资本公平进入公平竞争,自然会大幅降低医疗和教育成本,既拉动投资又增加了公众福利,一举两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