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金牌体育”下的生存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0-02-25 09:28:56  


 
  再看看中国女子冰壶队。这是一支世锦赛冠军的队伍,但在外籍教练的眼里,夺金依然压倒了一切。在这个“摸过冰壶的人比大熊猫还少”的国家,我想,这位外籍教练的“不理解”,与其说是不理解他的队员为什么只把冰壶运动当成了一项工作,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会要开,不如说他不理解体育的举国体制,不理解这一体制之下金牌的意义和运动员最有效的生存之道。

  当然有人会说,只要是运动员,想夺金牌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对于举国体制之下的中国运动员来说,夺得金牌与没有夺得金牌,尤其是能不能夺取奥运会上的金牌,绝对在各个方面都会是两重天地。在要靠金牌数来博取体育强国位置思维方式下,一切瞄准金牌的强大奖励机制就是必然。夺得了金牌巨额奖金扑面而来,而夺不到金牌,你甚至无法达到很多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因此,与其说她们在从事的是体育运动事业,不如说是在从事夺取金牌的事业。对于生活在月工资500元水平线上的运动员来说,除了夺取金牌这“华山一条路”,至少在他的运动生涯中,几乎已经失去了任何依靠自身脱离困境的机会。

  夺取金牌,不仅意味着彻底改变极其低廉的收入,甚至能够改变一个国家对于一个体育项目的关注和重视。在中国,这种关注和重视,也不仅是这样的体育项目将会拥有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吸引更多媒体的视线,更意味着更大的话语权,更多的拨款,更好的训练条件等“外部环境”,因为它挤进了“出成绩”的项目队伍,成为了下一次奥运会的“夺金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当下的体育体制下,无论什么比赛项目,无论是哪一个运动员,其实都是在同一条跑道上,奔同一个目标去的。(作者:李琼)

新闻链接:对周洋奖金或超100万的反思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月22日,长春市市长崔杰表示对冬奥会冠军周洋的奖励要参照王皓标准,周洋奖金或超100万。(2月23日城市晚报)

  2月21日,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继续展开争夺,在万众瞩目的女子1500米决赛里,世界纪录保持者中国18岁小将周洋,“以一敌三”突破韩国选手的围剿,以2分16秒993的优异成绩夺得金牌,并且刷新了冬奥会纪录,打碎韩国该项目冬奥三连冠美梦,与此同时,周洋也让中国冬奥代表团有了一届比赛的第三枚金牌,创造了历史。周洋在队友相继失利的极度困难时刻,自己挑战极限,不畏强手追赶,孤军奋战在女子1500米决赛的滑道上,而且很顽强,很勇猛,也很稳健。周洋为国家争了光,确实可喜可贺。但对周洋奖金或超100万的报道,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其一,我国的运动员都是专业的,从少年体校到国家队队员,都是有国家供养的,也就是说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按理说他们应该努力竞标拿奖牌,为国家争得荣誉,才对得起人民和家乡父老。可现在拿了金牌,还要用纳税人的钱来奖励,这合理吗?难道象改革开放前用精神奖励不行吗?人家日本和韩国那么有钱,为什么对拿了金牌的运动员不搞金钱奖励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学学人家,对各种运动会的冠军的奖励进行彻底改革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