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一中各表论战的背景 两岸关系隐忧

http://www.CRNTT.com   2010-03-15 00:20:57  


 
  联合报的“一中各表”论

  “一中各表”这个说法出台大约也有十几年了,刚开始只是媒体的概括性用语,用以描述1992年海基海协两会所达成的共识。当时的共识乃是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不讨论一个中国的内涵。基于这样的共识,两会乃能展开底下的事务性协商。

  换言之,“一中各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作为一个不精确的描述语,也许也没多大问题,可是当它从媒体标题,变成为一个政治概念时,其性质就开始改变了。

  它最大的改变,从1993年李登辉将“一个中国”去政治与法律化开始,把“一个中国”定义成“历史、地理、文化、血缘上的中国”。随后在1995年李登辉的访问康乃尔大学上,李登辉充分运用了语言的不确定表意空间,把“一中各表”的重点转置到了“各表”之上,从而将这个描述性的用语,转成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概念,从此,“各表”的定义权与诠释权便都变成了李登辉的专利。而也从此开始,两岸陷入了长达十二年的“独与反独”的冲突之中。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大家想必都记忆犹新,我们也就不再多所赘述了。

  随着2000年国民党的下野,李登辉也被清算出去。但是在长达八年的在野过程中,国民党并未改变从李登辉开始确立的“一中各表”说法。换言之,李登辉成功地藉助将“一中各表”四个字概念化,而持续支配着国民党两岸论述的基本框架,只是在诠释上,也许不像李登辉那么“自由心证”就是了。

  依照国民党后来使用的诠释来看,“一中各表”大致维持着国统纲领的架构,也就是“一中”是指“中华民国”,现在两岸处于分治的状态下,由于“中华民国”已经结束了动员戡乱时期,所以视大陆为在中共有效治理下的一区,于是两岸就成为了“一国两区”,这一国对台湾而言是“中华民国”,对大陆而言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年,连战就是带着这样的说法,敲开了国共再度合作的大门,并开始以“九二共识”来模糊化处理这一表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