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五粮液酒窖案:民企“改造”的历史魅影

http://www.CRNTT.com   2010-07-13 12:59:07  


 
  窖泥贵如金

  2005年,五粮液的老窖泥“以每克远高于黄金的价值”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那16口明代酒窖的珍贵价值,常人难以想象。这也是尹家、五粮液以及宜宾市政府对此事件大为紧张的直接原因。

  朱漆大门,雕花装饰,两侧楹联,这是4月15日记者目睹鼓楼街32号的样子。这栋建筑的主体建于明代,但这幅古朴门脸其实只是1995年修建的仿明装饰,真正的大门在1995年以及更早之前的几次拓街中一退再退,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

  在十米开外,记者就闻到浓浓的酒糟味。进入酒坊,酒味更浓。房内光线昏暗,屋檐低矮,虽然酒糟中伴生的虫子将酒坊咬食得千疮百孔,但这里仍保留了明代的木建筑架构,目的在于保持其神秘的微生物环境。

  记者进入时,一位酒工正在摘酒。他在接酒的坛子上搭一块布,看蒸馏的酒液从冷凝器的管子里出来。尹孝功介绍,流出的酒,头尾都不能要,中间才是好酒。现代化并未改变酒坊全人工的酿酒工序,时间仿佛在此停住脚步。

  那16口老窖,就静静躺在进门不到五米的地方。其中的5口,可确定为建自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比泸州老窖引以为傲的国窖1573(建于万历年间),至少要早一百多年。

  而古窖满是灰尘的封口下,是比金窖还珍贵的身价。

  2005年,五粮液的老窖泥“以每克远高于黄金的价值”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中国五粮液》对此事的记载是:“这是世界酿酒领域中现存最古老的一块泥池酒窖窖泥,自明朝开国之年至今,未曾间断使用,生长着数以亿万计的有益微生物活体,是异常罕见的‘活文物’”。

  一个故事可以聊作佐证:上世纪90年代,有日本人曾到此参观,走时鞋上沾了些古窖泥。日本人如获至宝,回去后化验其中的微生物,想要复制长发升老窖池的环境生产出自己的“老窖”,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古窖泥里的微生物是厌氧菌,离开了原来的生存环境,这些微生物会长出“芽孢”,处于暂时的应激休眠状态。只有回到原来环境,微生物才会重新生长。

  酿酒界有谚云:“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个中道理是,窖龄越长,因发酵等作用而沉积的香味物质就越多,酒味就越香。而陈窖,还可以提高对人体有利物质的含量,降低酒精给人体带来的损害。故烤出来的酒都有“陈”的过程,而评判酒质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窖池“陈”的时间。

  纵然五粮液在江北拥有十平方公里的酒城,已经相当于一个县城,内有两万多口酒窖,但这座庞大酒企的精髓,就在这几百平方米的酒坊之内。《中国五粮液》称,这里是“奠定了五粮液辉煌史的基础”的地方。

  这16口明代老窖酿出的酒,80%都作为五粮液陈酿年份酒的基础酒储存起来,成为年份酒与调味酒的源泉。五粮液官网上称自己独有六大优势,其中“六百多年明初古窖”(尹家认为只是接近600年),说的就是此处。

  分管五粮液城区车间的副主任何渝曾向媒体提供过一个数字:城区老窖的一级酒率是40%左右,也就是五粮液原度酒。而所有窖池产出五粮液的比率,只有区区5%。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