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http://www.CRNTT.com   2010-08-02 07:47:08  


 
  坚持加强国际协调与推进国内改革相结合。积极主动参与危机后国际金融新秩序重建,但要防止出现“一人生病大家吃药”。强调国际监管核心原则和标准的一致性,但应充分考虑不同国家金融市场的差异性,提高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互利共赢原则,积极参与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在国际金融新秩序建立过程中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根据国际化的长期趋势,主动推动国内相关方面改革;采用国际通用语言解释国内政策,及时化解国际上传递的“改革”压力。

  坚持官方推动与民间推动并行。目前,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显着增强,并与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外国监管当局、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建立了沟通交流机制。鉴于民间推动更容易被接受,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国际交往活动可成为国家金融外交的有益补充,成为执行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政府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加强协调配合,从不同角度共同维护中国利益。

  坚持业务创新与风险管控并重。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是造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但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来源单一。因此,既要避免因过度监管压抑金融创新,又要避免因监管不足导致金融风险。在继续注重风险控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创新,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向。

  坚持深化银行改革与推进银行国际化相结合。参与国际金融新秩序重建,需要国际性的本国银行。尽管危机后国际监管总体趋严,但部分国家对外资银行准入政策有所松动,市场进入壁垒相对降低。推动中国银行国际化,有利于服务和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抓住国际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机会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新秩序重建。受益于稳健经营和审慎监管,目前中国银行总体实力与国际排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资本优势、流动性优势和估值优势。应将推动中国有条件的银行国际化、提高中国金融全球服务能力提升到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