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禁得起推敲的国史是怎样修成的

http://www.CRNTT.com   2010-08-11 09:16:00  


 
相关链接:

谁计算过国史修订的投入和产出

    来源:大洋网 作者:陶短房 2010年08月10日16:17

  据报道,中华书局“国史修订”工作自2005年启动至今,已召开了四次修纂工作会议,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15即可面世。

  此次修订集中了全国200多名学科专家,穷10年之力,投入巨大,曾领衔这项工作、德高望重的史学前辈任继愈先生未等到工程告竣便与世长辞,这一切都让不少圈内外人士对“国史修订”的成果寄托厚望。

  然而史学是项奇妙的东西,投入与产出未必一定成正比。

  在中国历史上,官方投注大量人力、物力修史的高潮,出现过3次。

  第一次是唐初,李世民在贞观十年下令同时设局修撰北齐、北周、梁、陈、隋五代正史,也就是说,《二十五史》的1/5都出自唐太宗的“国家修史计划”,5个修史班子的规格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北齐书》的负责人是在北齐当过官、被誉为“祥瑞”的李德林和李百药;《周书》是秦府十八学士之一的岑文本和大学者令狐德棻;《梁书》和《陈书》由名臣魏征领先,著名学者姚思廉协助;离唐代最近的《隋书》更了不得,编纂班子里出现了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长串出将入相的人物,唐太宗不仅高度关注,甚至亲自执笔作序。

  第二次是元代,集全国学术界之力同时修撰《辽史》、《宋史》和《金史》,在被公认不甚尊重知识的元代,这项政府知识工程却得到政策倾斜,修纂者都是一时之选,且尽心尽力,三史总修纂揭傒斯为加快进度夜宿史馆,最终积劳成疾去世。

  第三次则是清初,为了修纂《明史》,清廷不但集中了官方学者、资源,还不惜一切搜罗民间贤才,甚至像顾炎武这样对清朝不满的学者也努力网罗,最终在修史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万斯同,就一直以布衣的身份参与其间。

  然而投入最大的这三组共9套正史,在整个二十四史体系中的评价均不算很高。“唐五史”虽包罗万象,却疏于订正,同一件史实在《北齐书》和《梁书》中往往记载相反,让人莫衷一是;“元三史”虽然详略得当,脉络分明,却因主撰者避讳太多,影响后人对史实真相的探究;至于《明史》的公案,则从清初一直打到今天,其中不凡唇枪舌剑,甚至血雨腥风。

  “断代为史”,历史原本就是一项耐得寂寞、需得时间的慢工细活,而官方工程往往限时、限量,恰于修史的规律相悖,揭傒斯的例子固然是极端了一些,但不久前的某“献礼”工程,不也因为要赶在某个“节点”出“阶段性成果”,弄出一锅夹生饭来么?不仅如此,修史不同于考古,甚至也不完全同于历史研究本身,而更多带有一种修史者对历史现象的解读色彩,这从“春秋三传”,从二十四史发端的《前四史》就已见端倪,同一套史书参与者越多,这种解读色彩也就越弱,往往反倒会影响史书的思想光辉,《二十五史》中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正是由一两人牵头的几套,如《史记》、《汉书》、《三国志》、《新旧唐书》和《新五代史》,这并不是偶然的。中华书局此次“国史修订”能否打破这一怪圈,仍需拭目以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