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十字路口上的古巴

http://www.CRNTT.com   2010-09-27 09:04:07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一名男孩从一排出租车旁经过
  中评社北京9月27日讯/近日,古巴宣布放开178种职业,并允许个体经营,同时宣布裁掉大批国企和政府职员。在与美国的直接对峙中,社会主义古巴坚持了近50年。50年间,无论局势如何变幻,只有卡斯特罗和匮乏永远不变。
  
  ※平均与贫穷仅一步之遥   
   
  良好的排队秩序背后是严重的短缺

  作为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大包干农民积极性不高,超过50%的土地闲置,80%的农产品依赖进口,这对于工业并不发达的古巴来说是致命的。不单是农副产品,各种生活物资的短缺使古巴人似乎早已习惯了等待,用哈瓦那大学博士研究生胡里奥的话说就是,“这是一个排队的国家。”公共汽车站总是挤满了人,因为公共汽车要一个小时才有一趟;卖冷饮的小店前总是挤满了人,因为1比索一个的冰激凌总是不够;兑换外汇券的地方也总是挤满了人,人们忙着把各种渠道获得的美元换成外汇券,因为只有外汇商店才能买到洗涤剂、家电、甚至好一些的卫生纸。

  每月食物“凭证供应”只需1美元,却永远吃不饱

  据报道,古巴人平均月入只有320比索(约15美元,不到100元人民币),而买一个小面包或一块洗澡的肥皂都要10比索。古巴人的生活用品由政府按每人每月定量配给,并且需要凭本供应:每月食用油一瓶、洗衣粉一袋,此外,每人每天面包80克,每月大米6磅,鸡蛋8个,黑豆2磅,鸡肉2磅,白糖3磅,咖啡65克,巧克力粉70克,7岁以下儿童有少量奶粉盒。“凭本供应”的东西很便宜,上述生活用品的总价不到30土比索,也就是一美元多一点。便宜是一方面,对于古巴普通人来说,永远不够的配额才更加刻骨铭心。不足的部分古巴人会去黑市买,但价格却是天文数字,并且只收美元和外汇券。
 
  只有一家中餐馆可同时接待超过12个客人

  苏联解体后,古巴的经济愈发困难,随后卡斯特罗决定推行改革:“有限度地、有步骤地”发展私营经济,自由市场终于回到了古巴。“四条街市场”是哈瓦那为数不多的几家农贸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大约100个摊位,并没有满,但是叫卖声一直沸腾着。小贩一天能赚到200多比索,相当于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据《南方周末》报道,华人陶锦荣1993年到哈瓦那的“华区”(唐人街)开了一家以“天坛”命名的中餐馆。古巴政府特别批准“天坛饭店”新修了第二层,因为古巴规定饭馆不能同时接待超过12个客也人。但陶锦荣还是对女儿说:“要随时做好饭店最后被收回的准备。谁是饭店的老板?不是你,也不是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