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黄维,一个将军的“改造”

http://www.CRNTT.com   2011-04-16 10:19:57  


 
致力两岸交流,并非至死要去台湾

  1989年初,台湾方面通过民间渠道邀请黄维和文强去台湾访问。黄维列出要探访的黄浦同学及好友名单。同时,他还要准备祭扫蒋介石、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周至柔、蒋经国等人的墓。另外,他还要面谒师母宋美龄以及陈诚的夫人谭祥。

  从台湾开放探亲以来,黄维致力于沟通两岸联系,他曾多次对文强谈及:“趁我生活尚能自理,神智亦还清明,一定要为和平统一祖国的神圣事业献出绵薄之力。如不能达到此目的,我会引为终身遗憾的。”

  一些文章在提及“黄维之死”总是会千篇一律的有同样一句话,“由于过于兴奋在出发前夜突然心脏病发作去世。”然后由此延伸出“为何黄维至死要去台湾”。

  在黄慧南的记忆里,父亲去台湾准备了有大半年,两边都要办手续,他不是突然接到消息通知他去的。而父亲的心脏病发作是在两会期间,并不是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去世。

  1989年1月,黄维从香港回来,“此前他已经去过几次香港,会老朋友,参加交流活动。”

  “父亲的病与劳累有关系。刚从香港回来,又要搬家,虽然是搬到路对面,但是收拾起来也很费气力。”黄慧南回忆说:“他病发突然,当时正要开两会,他一直很认真的准备参会提案。那天,父亲去两会现场报道之后感到身体不适,就去看病,到协和医院后就被留下来强制住院了。”

  第二天早晨,黄慧南突然接到政协打来的电话,说父亲去世了,她连忙赶到协和医院。“当天晚上给父亲看病的是位八十多岁的老专家。他一直在那守着,等病情平稳后,医生们劝他回去休息,老人家一直不肯走,后来在劝说下离开医院还交代说病人随时有反覆,要注意观察。医生也撤了,只剩下值班医生,他的观察室与父亲病房隔着个过道,那里有仪器显示父亲的病情。夜里,父亲又犯病了,可能当时的值班医生睡着了,父亲滑落到地上,像是按急救的铃,也许是想求救。由于没有及时发现,父亲心脏病再次突发去世。”

  这一天是1989年3月20日。

  黄维的去世在海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引起不同的解读。“有人说,在去台湾前夕,他怎么突然就去世了?然后展开联想。其实,爸爸的去世只是看护不严。”

  “我是罪大恶极的战犯,解放后受到宽大和改造……”2010年9月29日下午五时,黄维平静而显苍老的话语从一台老式的卡带录音机里传了出来。这是1980年代国际台录制的对台广播,音色未变,斯人已去。

  黄维至死要去台湾定居显然是不可能之事。这一年,85岁的黄维已行至暮年,“子女均在大陆,受到良好的教育,都安排了工作。在台湾的老友也都先后谢世,一个人去台湾留下来不可能。”

  当年,黄维向家人提及,台湾方面许诺去台湾补发他当中将27年的薪水,“虽然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是老先生(黄维)不愿意,他不想负任何一方,去台湾就是为了两岸的交流。他说,蒋某人对我有知遇之恩,陈诚对我恩重如山,共产党待我也不薄,第三地我也是不回去的。”黄维所言非虚,他20岁当团长,24岁当旅长,27岁当师长,34岁当军长。44岁当十二兵团司令。

  说这话的黄维,其实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至死没有改造好”。

  晚年的黄维曾说:“我这个人思想转变比较慢,其原因就是我得看事实,没有事实摆在我面前,我是不会轻易认输的。”

  在黄慧南记忆中最深刻的场景是“爸爸趴在桌子上看书,比如《共产党宣言》,然后写学习心得、写体会。那时候我扮演秘书的角色,因为他岁数大了,写字手会抖,他写完了就让我抄下来,然后交上去。父亲那时在家学习很主动,也没有人逼他。”

  在家人眼里,黄维也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

  “父亲很重感情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大病了一场,没办法去参加遗体告别。”女婿回忆说:“我去拿他给母亲写的挽联,他写得是‘若曙难妻,黄维敬挽’,我怕别人误会‘难’字,建议父亲改,父亲落泪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