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蔡英文访问德英两国为何得不到祝福?

http://www.CRNTT.com   2011-06-11 08:25:52  


 
  这一点,对国际社会当时改变对民进党的“台独”既有认知,十分重要。实际上,陈水扁的“学习之旅”,就是根据国际社会对自己的三大弱点而设计的:一是陈水扁无法妥善处理两岸关系;二是陈水扁与可能对手相较太过年轻;三是民进党缺乏执政能力。尤其是第一点,陈水扁针对当时英国首相布莱尔、美国总统克林顿、德国总理施若德、意大利总理达勒马、荷兰总理柯克在北约组织五十周年高峰会中共同讨论“第三条路”问题,希望找出一条不同于“自由市场”与“国家干预”两个极端的治国之道,而决定参考“第三条路”,提出“新中间路线”,并借助于“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以民进党全代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来冻结“台独党纲”,籍以消除西方各国对民进党是“台独政党”的既有认知后疑虑。由于陈水扁得到了“第三条路”的创制者的吉登斯的“背书”,就等于是为他要在台湾实现“政党轮替”扫除了国际障碍。

  正是这一政治背景,再加上当时欧美各国都以自己“政党轮替”的政治规律习惯来审视新兴国家与地区的政治制度,并对国民党政权先是专制统治、违反人权,后是贪污严重、黑金盛行极为不爽,且陈水扁形象较为清新,在“立委”及台北市长任内政绩甚佳,因而也乐见其上台。因此可以说,陈水扁的上台,也与国际势力的支持或纵容有关。

  蔡英文当然是希望能照板照碗,尤其是她本人就是伦敦政经学院的学生,希望能以“校友”的身份也获得“老校长”吉登斯的“背书”。而德国则因扁政府时代的驻德代表谢志伟在此拥有充沛的人脉关系,能够为她安排一些较有名气的学者甚至是官员见面,籍以“扩大战果”。与此同时,因为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蔡英文也可籍此迷惑西方政客,减轻对她“反对统一”的疑虑。因此,她把其出访的首站行程设在德国和英国。

  在德国,虽然马政府的驻德代表魏武炼拒绝为她安排行程,但在谢志伟的联络之下,倒是见到了一些政客和学者。但她以“两岸议题不只是台湾与中国大陆的问题,台湾应以国际多边关系作为两岸互动架构,才不致陷入用政治退让来交换经济利益的框框”作为演讲主轴,却让那些将东西德统一视为国家内部统一而非“国与国合并”的学者们感到不知所谓,大倒胃口。而在英国,由于马政府驻英代表张小月在扁政府期间得到重用,曾被赋予“外交部”发言人和“常务次长”的重任,因而对有可能的“未来老板”蔡英文表现得十分热情,悉心安排其行程,与魏武炼形成鲜明对比,因而得到陈其迈、萧美琴的高度赞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