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人口红利”应二次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2-01-13 08:42:40  


  中评社北京1月13日讯/每到春节临近,各地“用工荒”都频频告急,“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真的渐行渐远了。

  经济参考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称,一直以来“人口红利”都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中国传统的国家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的内生增长动力和比较优势将发生深刻改变,中国应选择“人口红利”转型,从数量型“人口红利”转型至质量型“人口红利”,并以此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实现战略性转变。

  国际经验表明,所有的先行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人口红利”。然而,“人口红利”从来不是永久性的增长因素。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法回避老龄化这一历史必然。

  传统意义上的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预示着,仅仅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将不能维系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刘易斯拐点”后劳动力供给不再无限的情况下,中国必须谋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

  文章分析,一般而言,“人口红利”向“经济增长红利”转化通过四种机制:首先,劳动力数量增长让社会总产出更低廉、更丰富;其次,劳动力的流动和资源配置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再次,有关改善劳动力的一系列投资,包括让劳动者再教育、人力资本培训,刺激投资和消费的需求;最后,劳动力和资本组合的优化,让劳动力升级可持续。

  然而,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只通过前两种机制发生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由于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和廉价的劳动力,企业得以克服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以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优势,实现了较长时间的经济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过分依赖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可见,“人口红利”在中国还只是停留在数量型发展阶段。真正的质量型“人口红利”的实质是由于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劳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使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形成转化经济可持续的增长。 


【 第1页 第2页 】